欲与CPI试比高
2008-07-07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小张
阅读:1475
2007年,人们喊得最多的一句口号是:“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赢CPI”。2008年,我们感叹:物价连连上涨,CPI节节攀高。周末,我和朋友去逛超市,发现没有涨价的物品几乎为“零”。慨叹之余,只有接受这一既定现实。
今年以来,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物价上涨,各地政府以文件形式规定了当地人们的最低月收入标准,陶瓷企业也相应地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增加了一些福利。但是,面对难以抑制的物价上涨,这依然没有很好地作用于保障普通家庭的收支平衡。
翻看报纸、打开网页,CPI的浮动总是引人注目,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然而,正是这一滚烫的数字变动触发着人们的神经。
与此同时,在榴苑路附近陶瓷行业工作者聚集的小区,餐馆、小摊点纷纷涨价。瓜果蔬菜类、肉类前后涨了几次。“不是我们想涨价,而是所有的原材料都涨了。”一向以物美价廉著称的福建沙县小吃里,老板颇为无奈,他回忆起半年来好几次的价格调整,感叹着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不能涨得太多,不然顾客有意见就不来吃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茶余饭后,同事们总结了不少高招,来应对物价上涨。一些朋友在言语中无意识地透露出,工资的涨幅并没有追上物价的上浮速度,那就要节流:节约、节约、再节约!日常生活的各项费用都精打细算,省去不必要的开支,等到月底算账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钱是可以不花的。另一些朋友则高呼开源:赚钱、赚钱、我们要赚钱!其中的一部分朋友堪称典型的乐观派,把借来的钱当收入。只不过,入不敷出的情况每个月都重复,不知道何时熬出头啊!而另一部分就炒股、买彩票,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运气来增加财富。不过,能碰上好运气的似乎并不多。
面对这场让举国上下备感压力的物价上涨,我们只有咬紧牙关,踮着脚尖与CPI试比高。(任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