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曾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现场,将于今年10月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正式向游客开放。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现场在2003年发掘后即进行了保护,现在开放时机已经成熟,是向游客展示景德镇御窑工艺水平、御窑陶瓷风采的时候了。
御窑也称官窑,是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景德镇御窑集中了从元代至清朝历代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烧造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为保护御窑遗址,景德镇正全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官窑遗址博物馆。根据规划,整个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将分三个时期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工作即遗址区的考古发掘。
据了解,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2003年10至12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88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遗迹和一大批遗物。出土遗迹有墙、窑炉和清末民国时期江西瓷业公司发行所房屋建筑等。窑炉遗迹一组6座(已清理出4座),均为葫芦形,坐东朝西,整齐有序的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皆为楔形红砖砌成,由窑门、火膛、前室、后室和护窑墙等组成,这组窑炉遗迹的年代为明洪武中期至永乐时期。葫芦形窑炉是在龙窑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的,在景德镇元代民窑中已见使用,御窑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
出土的陶瓷遗物也非常丰富,以瓷器为大宗。瓷器中以明代早、中期的数量多,也是这次出土瓷器中的精华所在。种类较为丰富,即有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红釉、黑釉、紫金釉、白釉、黄釉、青釉、仿哥釉、仿宋官青釉、青花和斗彩瓷器等。器类主要有梅瓶、瓶、僧帽壶、梨形壶、罐、小罐、碗、盘、方盘、杯、靶盏、盒、炉、觚、爵、花盆、栏板等。胎细釉润,纹饰丰富多彩。器物上多刻写、书写年款。有不少瓷器品种,如永乐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釉里红云龙纹梅瓶、红釉刻花云龙纹梅瓶、内红釉外釉里红赶珠龙纹大碗、内白釉外釉里红龙纹小碗、黑釉划花鼎式香炉和宣德仿哥釉瓜稜小罐等,在以往的考古资料和传世品中所不见,是极为珍贵的精品。还出土了其他一些重要价值的标本,均为以往所不见或罕见之御窑遗物;为研究、探讨明代早、中期御窑的范围、烧成技术、产品特征和管理制度等提供了新的科学可靠的实物资料。 (洪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