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欧盟反倾销 陶企转战国内市场

欧盟反倾销 陶企转战国内市场

2013-01-02 来源:《重庆商报》 责任编辑: 阅读:1745
0 0

    虽然离欧盟的最终裁决还有半年的时间,但敏感的陶瓷出口商已加快寻找新出路。记者昨日获悉,上月欧盟作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初步裁决后,受此波及的出口企业开始尝试将目光投向内销市场。

    涉案渝企憾别欧盟市场

    “目前对欧洲的陶瓷出口量大幅下降。”昨日,重庆海关方面人士表示。

    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厨餐具进行反倾销调查。在这起反倾销案中,涉及的中国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金额高达7.1亿美元。

    上月中旬,欧盟委员会作出初步裁决,将对中国制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开征17.6%~58.8%的临时性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6个月。其中398家应诉企业的税率为17.6%~31.2%,未参加应诉企业的税率为58.8%。

    记者从市外经贸委了解到,我市共有3家陶瓷厨餐具生产出口企业涉案,包括重庆欧勒精细陶瓷有限公司、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重庆利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由于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重庆利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并未在规定时间提起应诉,将面临58.8%的高额税率。

    昨日,商报记者从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重庆利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两家公司已退出欧盟市场。

    “依照初裁的结果,如今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不小。”重庆锦晖陶瓷有限公司外销主管叶森燚告诉记者。

    “我们的计划是,提高的关税70%由当地经销商承担,生产厂家承担30%。”他说,不过,一旦提高对经销商的出厂价,不可避免将面临订单下滑、客源流失。

    开发渠道发力内销

    “转战国内市场后,我们将把瓷文化和酒文化相结合,走高端路线。”据介绍,锦辉公司之前的精确陶瓷瓶口专利技术配上了用场,为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西凤等国内知名酒品牌做陶瓷包装,“其在欧盟市场的订单份额已从之前的50%降至5%,内销比例则飙升到70%左右。”

    “我们目前正在机场路,筹建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大型专卖店,作为产品的形象展示。”重庆利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加快与重百、新世纪等卖场合作,大规模进入商场铺货。

    “虽然欧盟市场不景气,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就不行了。”该人士称,对于出口商来说,虽然失去了海外的一部分市场,但这也是培育新增长点的机会,“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国外流行的商品,不过多久,国内市场也会逐渐流行,”他表示,例如陶瓷产品中较高端的陶瓷刀,虽然在国内目前少用,但经过现在市场的先期培育,等到国内流行使用时,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先机。

    链接

    欧勒欲就地生产规避风险

    在涉案的三家企业中,重庆欧勒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幸免于难”的企业。欧勒副总经理黄仁权此前告诉商报记者,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刀出口企业,去年出口额为1亿元左右,欧盟市场,约占出口总额的60%。受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公司业务下滑了三成多。

    “我认为,我们并不在当地构成倾销。”他列举了三个原因,第一,公司的产品是特种陶瓷刀具,属于特殊品种;其次,欧盟区内目前尚无陶瓷刀的生产厂家,并不对其构成产业损害;第三,陶瓷刀主要针对高端市场,且价格偏高,不存在低价倾销。由于缺少必要的倾销行为构成要素,欧盟委员会最终没有将陶瓷刀纳入反倾销范围。

    “迈过这道门槛,企业将加快深耕当地市场。”黄仁权透露,公司并考虑并购海外企业,就地生产以规避出口风险。(记者 郭欣欣)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