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当前陶瓷砖生产中的三大疑惑

当前陶瓷砖生产中的三大疑惑

2006-04-11 来源:全球陶瓷网 责任编辑:中国陶瓷网信息中心 阅读:1470
0 200
  中国陶瓷业发展到了今天,虽然好事多多,但在不同的产区和众多的企业中也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产品研发方向、燃料、原料、环保、铺贴、产权、投诉、协会、进出口、自主创新、厚薄、反倾销、参展、销售、权益分配、专利、深加工、功能与结构、产业前景、标准、效益、效率等等诸多疑惑的问题。本视点特别抽出三项平时不为注意而又在产业发展中显得重要和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议论。 
   
  一、中国陶瓷砖的研发方向。现在很多人都懂得似乎世界上有的看到的陶瓷砖国内都有了或正在试制了,往后搞什么。有两条路可用:一是将现有的优化、提高,二是自主创新。而创新应有一种观念,不应过于迁就注重市场的追求而应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密切的结合起来。具体化到不提倡做大砖、特别是800×800mm以上的全质抛光砖;多在砖使用面上下“表面”功夫,让其功能化、艺术性有新的突破,提倡开发非同质砖,多用些低质料、废弃物做坯体,研制低能耗生产的新工艺装备等等。 
   
  实际数字表明,现在一个夹江产区每天的天然气用量大大超过整个成都市的民用用气量,这样的产业如果长期下去,社会肯定不会认同的。陶瓷业即使自己说有一千个好,只要在降低优质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环保问题上没有新的突破,现有的局面是难以为继的。如何抑制资源、高消耗型产品的泛滥,借鉴最近出台的汽车按排气量征收消费税的思路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二、对在行业内一时做不到或过去说错了的或要付出太高代价才能做到的事,要反思少提或不提。以无缝砖为例:按现有的技术水平做到贴缝很小不是不可能,但为此要付出的代价使人疑虑,这种做法是不是必要,是不是值得,是不是给行业带来太多的投诉,是不是引发太高的浪费与消费。当前在国内提倡发展无缝砖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是自找麻烦。 
   
  三、砖的厚薄问题最近在行业、消费者、科研各方引起很多争论与疑惑。我的观点是总体上满足实用,宜薄的不用厚,对那些对环保有利的不怕厚。为此,对标准、节约、实用三者之间有矛盾的地方进行修正。例如规定了强度指标,是否厚度指标只作为参考。 
   
  为了使陶瓷砖作为一种功能与装饰材料在节能建筑、高层建筑派上用场,研发薄型化砖、轻质砖、功能砖是很紧迫和有必要的。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