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每年的6、7、8三个月份,正值艳阳高照的夏季,陶瓷行业也进入了相对冷淡的时节,2014年,与陶瓷行业唇齿相依的房地产行业遇冷,加剧了陶瓷行业冷淡季节的不景气,在接受中国陶瓷网专访时,金牌亚洲陶瓷营销常务副总张翔直言道:“和其他企业一样,我们也在想方设法来应对今年的恶劣环境。”
据张翔透露,金牌亚洲陶瓷创造出许多应对“恶劣环境”之法:如针对经销商客户和终端导购人员的专业培训,一方面让经销商明确了厂家的发展方向,一方面提升了导购人员的促单水平;尤其是围绕代言人马琳在终端开展的一系列落地活动,更是直接而有效地为淡季出击树立了成功的终端营销模式。
话不多说,立刻随着张翔的视角,走进金牌亚洲陶瓷的淡季终端营销策略。
金牌亚洲陶瓷营销常务副总 张翔
以马琳签售为突击点
中国陶瓷网:您如何看待淡季?
张翔:淡季就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生意好就无所谓淡季旺季,生意不好那每天都是淡季。我个人认为“淡季”一词是一部分人的借口,在08年和12年这两个很冷淡的年份,也有很多企业在逆势增长,同样的,淡季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如果没有应对的方法,面对大环境的不景气,就会找到淡季这个词作为推脱的理由。
中国陶瓷网:金牌亚洲陶瓷有哪些营销手段来应对淡季?
张翔:在今年4、5月份时,市场越来越疲软,我们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方案,在7月份,我们针对上半年存在的一些问题,举办了一个总裁培训班,通过头脑风暴,让经销商们很明确的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意依旧很好,有些人却受到大环境影响很大。
根据我们的总结,这和经销商在终端的渠道运营有着莫大联系,平时不“练兵”,渠道开拓不强势,没有多元化发展规划等因素,一碰到市场疲软,抗风险能力弱的情况就暴露无遗,我们通过这个培训班进行了梳理,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去引导扶持经销商。
中国陶瓷网:具体有些什么样的举措?
张翔:由于今年是金牌10周年,我们利用这个契机签约了马琳作为代言人,我们已经构思了很多方案,下半年作为一个金牌特色,围绕马琳这一突击点,在终端进行以点带面的爆破式营销。比如6月26号我们在邯郸举办了一场马琳签售会,在华北地区的影响非常大,空前的活动规模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次活动作为第一次终端落地明星签售,我们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接下来特别是在8、9月份这两个所谓的淡季,主打明星签售,配套一些其他的小型活动,如砍价会,来结合开展。8月份有长治站,9月份更是会连续举办4场活动,通过活动进行强攻,来稳住终端战线,同时也要将以马琳明星签售为主导的活动,作为终端常态化的模式来开展,我们公司有一个运营推广部全程跟进和引导。
同时,针对终端的导购人员,我们也有专业的培训,因为导购的促单水平才真正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能不能消化。今年6月底开始我们在做一个以“销售倍增”为题的终端导购技巧培训,每一场都会有上百个导购人员参加,现在已经组织完杭州、郑州、重庆这些大市场的培训,下一步还要规划到昆明和广东的很多城市。
通过导购培训,我们不但要提升终端成交的量,更重要的是质,卖10单赚10万和卖一单赚10万就是量和质的区别,通过导购培训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提升经销商团队比签单更重要
中国陶瓷网:金牌亚洲陶瓷的马琳明星签售有何特征?
张翔:总体来说,活动方案都是固定的,每个企业开展的活动模式都大同小异。要说特色,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的代言人马琳,还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执行力也是一大特色,每一天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细则都会有专人跟进,全程帮扶经销商去开展落地活动,这也是我对员工很满意的地方。
中国陶瓷网:这些终端落地活动,是经销商主动要求开展,还是厂家要求举办的?
张翔:前期还是由厂家引导为主,因为活动开展的费用都是由经销商先行支付,厂家根据活动的结果来给予相应的支持,换位思考的话,我们作为经销商,也不敢随便开展,除非经销商有过类似的活动经验,或者十分信任厂家。
中国陶瓷网:经销商的意识对活动的执行有什么影响?
张翔:意识是最重要的,思想统一才能确保步伐一致,我们不会仅仅是给经销商支持三五万去开展活动,而是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如果我们的目标一致,就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因为团结,执行力就会强,剩下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反过来,如果意识不统一,老是担心亏本,带着这样的思想包袱开展活动就会很辛苦,活动效果也不会太好。
中国陶瓷网:淡季终端营销的出发点在哪里?
张翔:目的其实很简单,第一是拉升销量,第二是通过开展活动让经销商学会这种营销模式,因为淡季每年都有,经销商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会自发地进行应对。
中国陶瓷网:金牌亚洲陶瓷衡量一场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有哪些?
张翔:结果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有没有收获,有没有帮助经销商团队得到提升,每一场活动都是练兵打仗的机会,在这场战役结束,我们总部的团队撤出来以后,经销商团队还能不能保持高效的执行力,他们团队的凝聚力是不是更强了,这些都比结果签了多少单更加重要。
行业终端活动急需新思路
中国陶瓷网:金牌亚洲陶瓷有没有借鉴行业其他企业的经验?
张翔:当然有,相互学习借鉴才能进步,比如最近广东某品牌在成都的活动就非常成功,据说现场接单1500多万,他们是以省区联动的模式来开展的,我们有派人去现场学习,吸收了很多好的经验,补充到了我们自己的活动中;再比如最近某品牌的宣传势头非常猛,满城都看到一个“抢”字,给消费者造成一种紧迫感。
现在我们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借鉴其他企业的好方法也可以让我们的活动开展更加完善,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中国陶瓷网:您如何看待行业现今的终端活动?
张翔:现在终端活动太普及,团购、签售、砍价会等等形式遍地开花,没有多少新颖的地方。五一、十一等促销旺季我们也会去终端调查,其实消费者对促销活动已经见怪不怪甚至厌倦了,但是有装修需求的消费者又不得不去,比如砍价会,一个星期有3场在进行,消费者每一场都交200元作为订金,其实有很多消费者都是为了去蹭礼品,因为很多砍价会都可以在3天内退订金,消费者也没有了顾忌。行业现在很多终端活动模式都很粗放,急需新的思路。
中国陶瓷网:您认为开展终端活动对品牌有何影响?
张翔:最大的影响就是聚沙成塔,品牌的知名度就是消费者的认知度,一场活动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一旦活动形成了连续性,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铺开了,全国几百个地方都有我们的终端活动在开展,只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到位了,消费者的口碑相传是比我们打多少广告都管用的,这种情况下对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就很明显。(文/中国陶瓷网记者 杨章程 图/李驰平)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