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陶瓷博览中心开展“时尚”紫砂艺术

陶瓷博览中心开展“时尚”紫砂艺术

2005-12-24 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NO·023 阅读:1893
0 200

  今年国庆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受国务院委托到宜兴为紫光阁挑选紫砂作品,结果发现匿名选出的260多位作者的400余件作品,大批是出自中青年艺术家之手。“中国宜兴中青年艺术精英展”昨天在上海陶瓷博览中心开幕,从中可窥视出紫砂这门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的蓬勃活力。

  紫砂艺术薪火相传

  紫砂自明清以来就是茶事上最为理想的工具,紫砂原料为宜兴独有,用其制壶优于其他制品,泥片镶接成型技术和坯表层加工工序,使泥质、造型和功能三者实现统一,宜兴紫砂壶作为独特的工艺品因而闻名中外。

  此次参展的葛韬、周定芳和顾美群等10多位紫砂作者可以说是当代紫砂艺术的中流砥柱,他们都已经将展览办到美国、澳大利亚等,不少作品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国内外大型收藏机构纳为馆藏。此次展出的200多件作品多为他们的代表作,展现了其既是紫砂传人又是艺术开拓者的风貌。

  三种风格各自创新

  “在中国陶瓷这个大家庭中,紫砂技艺传统一直薪火相传,这次展览的艺术家们作品屡屡在国内外比赛和博览会上获奖,现代紫砂的活力与他们的创造力密切相关。”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李游宇告诉记者,“他们大概分为三类,有世家出身以传统工艺见长的,有在壶的外形上增加自己风格装饰的(俗称‘花货’),更有完全脱离茶壶,将紫砂制造成纯粹造型艺术品的。”

  工艺美术师王惠中为宜兴有名的王氏紫砂传人,此次又带来了自己的五六件作品。他的祖父王寅春是创立宜兴紫砂厂的7个老艺人之一,父亲王石耕是高级工艺师。“紫砂工艺一般是靠手口相传,前辈的一些独特的小工具和独到的技法传到了我这里。”王惠中的扎实制壶工艺正源于此。而与父亲和祖父的大而厚重的壶相比,他的壶在造型上更为小巧、色泽偏亮、表面细腻。“壶是给人用的,就必须从生活中来,这样的做法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王惠中说。

  另一位参展艺术家顾美群手中的茶壶造型独特,壶表面增加了很多装饰,她的名为《贵妃醉酒》的作品有着贵妃发髻一样的壶顶,下端丰满逐渐收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美女形象;而《大圆融》则用小壶装饰大壶,作品的壶把、盖子和壶嘴都是小壶,表面用很多各色的小壶修饰。作品曾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紫砂艺术家周定芳则把壶的概念抽象化,她的作品《舞者》等虽有壶的形象却失去了壶的功用,她说自己只是用紫砂做原料,用各种类似壶的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李静)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