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景德镇式的生活方式

景德镇式的生活方式

2012-10-27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张建华 阅读:1666
0 0

    (一)

    景德镇这棵老树正在萌发新枝,越来越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在景德镇驻场,他们将景德镇传统工艺艺术语言化,古老的冶瓷术成为艺术的技术支持,这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化的另一条坦途,它们与这座城市方兴未艾的陈设瓷生产似乎并行不悖,其实势如水火。

    中国当下最有话语权的文化批评家朱大可教授频繁出现在景德镇。

    这位醉心于“文化器物学”研究的学者,在一次接受记者的专访时说:“在现代世界体系中,中国器物制造一直处于U型链的低端,这是因为它们属于低级的裸器,没有任何文化附加值,而这种由文化符号产生的附加值,却是商品利润的关键所在……‘中国制造’要想升级,就必须学会把符号注入裸器,令其产生精神价值。这是包括瓷器在内的所有‘中国制造’的唯一出路。”

    朱大可更进一步阐述说,那个要被注入裸器的符号,必须要有普世价值。

    所谓“普世价值”,在朱大可看来就是要“跟世界语言接轨”,否则就只能是一堆自言自语、自怨自艾的弃物。对于设计创意者而言,寻找民族个性和国际语汇的平衡点,也就是说设计出符合人类共同价值的民族符号,是“中国制造”进入世界贸易体系高端的前提。不解决对普世价值的认知问题,“中国制造”就只能在底层挣扎,永无出头之日。

    我认为朱先生在普世价值方面的阐述有点语焉不详。

    首先,中国的器物制造属于比较低级的、没有文化附加值的“裸器”,这样的说法就很难让人接受。文化其实就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总成,只要是人制造出来的器物,你就不能说它没文化。而且,普世价值认为文化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的差别,所谓“文化附加值”,其实更多来自话语权。由蒸汽机为发轫的英国工业革命,导致欧美社会至今为世界主流,他们至今还掌握着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实际就是一种定价权。
我个人理解朱先生的所谓“普世价值”,应该就是对这种定价权的尊重。

    (二)

    很多建筑陶瓷或者卫浴陶瓷都搞了自己的“生活体验馆”,如果这个体验馆仅仅是一水的产品敷陈,估计来体验的人不会再来第二次。现在的销售手法都很精工,懂得在大面积的产品陈列的同时,点缀式地摆放一、两件道具,比如一只开着碗莲的碗、斜插芦花的瓶和三尾金鱼的盆。如此艺术,无生命的产品变得灵动不说,阔大的空间也相应有料。

    较之其他陶瓷产区,景德镇陶瓷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它有非常浓厚的文化附着,其更大的作为,应该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范示。

    比如我们进得家门,地面选择铺陈什么样的地面砖,墙面如何处理,选择什么牌子的卫生洁具,是“科勒”还是“TOTO”,屋内的陈设选择怎样的瓷器,缸用什么缸,盆用什么盆,刚从花店里购买的那束“马蹄莲”插进一个怎样的花瓶,从餐具在使用过程中叮当作响的碰撞声里,我们马上可以判断使用的是唐山的还是景德镇的……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选择,甚至决定着你不同的阶级属性。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说白了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出售——上海的“新天地”是这样、“田子坊”是这样,北京的“三里屯”、“后海”和“南锣鼓巷”还是这样——这些所谓的“时尚高地”,其实不过是一种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衍生物,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纠结缠绵,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往来无碍,农业文明的遗址上盛放数码时代的鲜花,很中国的空间里穿梭的却是很西方的向往。
这是一种典型的时代混搭。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