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出口受阻企业调头向内

出口受阻企业调头向内

2012-10-24 来源:《佛山日报》 责任编辑:严张 阅读:1341
0 200

    在第112届广交会一期志高空调的展位上,除了国外采购商,还有不少国内客商的身影。/记者张艳利摄

    参加了十几届广交会的广东东菱凯琴集团海外经销部工作人员洪新武在第112届广交会开幕第一天就发现,采购商的肤色主要以黄色、棕色、黑色为主,“自从进口展区开通以后,黄皮肤的采购商就越来越多。”

    一些国内采购商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挤”进了广交会,越来越多不甘困守持续疲软的国外市场的外贸企业,也陆续调转枪口,从国内市场另辟蹊径。

    国内采购商

    “挤”进广交会

   “广交会上来来往往的采购商,很多竟是说汉语的。”佛山照明进出口部副经理梁月仪笑称,“真是浪费了自己一口流利的英文。”自从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010年表示要继续帮助外贸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市场之后,广交会的大门就逐步向国内采购商放开。

    特意选择在广交会期间开幕的佛山陶博会、顺德家电展和顺德家居家电展等各大展会也全线被国内采购商“占领”。往年还能见到不少从广交会上转过来的外商采购团队,今年则几乎全是黄色皮肤的国内客商。

    和下单愈来愈谨慎的外商不同的是,这些主要来自国内三四线城市的采购商出手颇为大方,记者在17日开幕的顺德家电展采访发现,来自江西抚州、河南濮阳等三四线城市的采购商下单相当活跃,成为家电业“独美的风景”。

    家电下乡、家电节能补贴、建材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近几年陆续出台。最近一段时间,LED、光伏太阳能等产业的一系列刺激政策也开始实施。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压迫下,越来越多的佛山企业开始更为重视庞大的国内市场。

    出口企业

    挂牌欢迎积极转内销

    记者近日在各大展会上采访的二三十家大大小小的佛山企业,几乎全部都已经开始涉足国内市场。

    广交会上不少参展企业纷纷在展位上挂起了“欢迎国内采购商洽谈业务”的牌子,以吸引国内客户洽谈采购。“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看到国内的采购商,我们一般会认为是前来刺探军情的国内同行,将其赶走。”佛山一家五金企业的负责人说。

    “我们这几年也在广交会上接待过不少国内采购商,我们都会跟负责国内市场的同事做好对接,让他们跟进落实。”地中海卫浴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徐辉说。

    “以前我们每年在国内只参加一场展会,今年计划至少再参加6场国内展会。”华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文捷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出口销售下滑很快,已经从2009年的2000多万元下降到目前的1000多万元,“我们打算把出口与内销的比例,从原来的8:2,调整为6:4。”

    贴牌太微利

    企业逐步推广自主品牌

    不少企业出口转内销不仅是为了缓解出口下滑的压力,更是为了收复越来越小的利润空间。目前,无论是美的、格兰仕、志高这样的行业龙头,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出口产品七成以上都是贴牌生产。

    “出口肯定是贴国外的牌了。”在顺德家电展上,佛山市科顺电器营销总监朱八斤无奈表示,贴牌利润低,并且竞争异常激烈,“你不做就有浙江、江苏等地的企业做。”新宝电器东北亚区销售部副经理张达勇在广交会上指着一款精美的咖啡机告诉记者,“这个售价300元人民币左右,但因为贴国外的牌,企业拿到手的利润才10元人民币。”

    不少代工企业开始逐步在国内市场打造自主品牌,以提升自己的产品附加值。最具标志性的事件,莫如“代工帝国”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今年5月在其中国总部开工仪式上所称,今后富士康发展重心将从外销出口转向内销,从“制造富士康”、“科技富士康”走上“商贸富士康”的道路。

    据记者了解,在为他人贴牌的同时,佛山本土企业新宝电器为转内销专门注册了“东菱”商标,宇亮照明电器注册了“宇亮”商标,惠尔家电器在国内注册了德能、惠尔家两个自主品牌,山湖电器、成业玩具、顺德茂年制衣等企业也在国内逐步推广自己的自主品牌。

    冷思考

    传统加工贸易难以为继

    广交会出口订单下滑,国际市场萎缩固然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恐怕在于传统的“中国制造”模式竞争力的衰落。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耐克、阿迪等外资开始出逃东南亚。未来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朗,当劳动力价格不再便宜的时候,出口加工贸易这样的贸易模式在中国已经难以长久持续下去。

    此前有统计说,在2005年之前的10年时间内,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一线工人月工资仅仅增加了26元!2007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不少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平均每年增幅都在15%以上,企业的成本激增但利润空间在缩小,国内有学者据此估算,留给中国外贸的转型过渡期也就仅仅10年。

    原本习惯于加工贸易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大难将至。一手接外单的同时,也开始接起了“内单”。亡羊补牢虽说尤未算晚,但“转内销”却绝非一条坦途。对于他们来说,内销市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对于更多的原先就在于这个市场分食的企业来说,国内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每一个行业都有若干强势龙头把持。市场的蛋糕并不会因为分食者增多而变大。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内销市场竞争必然异常激烈。

    一位电子汽车电子制造商告诉记者,几年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100多个企业在竞争,这几年又杀进来数百个转内销企业,蛋糕没变,分食者多了一倍。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市场的生存规则都已经改变。(记者 王亚亮)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