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恶性低价竞争何时休
2006-07-15
来源:中礼论坛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1646
随着陶瓷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外反倾销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内陶瓷企业生存似乎越来越艰苦了。于是,有的放弃了做品牌,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泥潭。
陶瓷行业的低价竞争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有些小陶企和其它行业早就干过了。 由于消费周期有快有慢,自然导致了市场需求温度的时冷时热,于是有了营销旺季和淡季。“冷”不可能不变,“热”也不会永远。有些陶瓷企业见销售市场一“热”,便开足马力生产,只重产量忽视质量,所以往往是产品的余温还未消退,市场便进入“淡季”,此时面对堆积如山的产品能不欲哭无泪?于是他们只好又停产又降价,用低价甚至“超低价”倾销,始终都是让市场牵着走,没有把握丝毫主动权,所以处处被动,处处受制于市场。如此,当然是不仅企业要亏本,还要累及企业及品牌的健康发展,真个是祸患无穷。而这两年,由于成本节节攀高,竞争对手日增,外国反倾销又不时发生,所以利润空间一降再降,许多陶企都有谋生艰难之叹。于是中国的陶瓷市场,低价竞争不仅摆上了桌面,而且还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低价竞争,其实是一种不正当竞争。陶瓷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一向为有正义感的生产企业所不齿——低价“倾销”的行为虽然是自愿的,也许还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但其负面影响却是很不好的,它不见得就比以次充好、冒用商标、粗制滥造、假冒名牌等劣行高尚多少。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自由经济,它需要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维护,才能保证经济与竞争的正常与有序。市场经济崇尚公平竞争,鄙视越轨竞争。然而要从根本上杜绝“低价竞争”这种越轨竞争行为,更多的是需要陶瓷企业及其经销商家的共同努力。市场,是我们的,我们要共同爱护市场。 此理犹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因此,陶瓷企业应掌握市场“冷与热”之规律,把握市场的脉搏,旺季时做好促销,现在淡季来了,我们更要做好品牌,巧妙运用冷与热的有机结合与相互转换,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以自己的努力赢得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尊重。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