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从宁波向西南行35公里,便到了奉化市溪口镇。该镇处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诸山环镇,起伏秀逸,犹似一个剖开后的葫芦。镇中一条三里长街依一脉澄碧的剡源溪横贯东西,街两边上百家店铺排列有序。因我们是在9时左右来到镇上的,透过薄薄的雾霭,给人的感觉多少有些朦胧,又由于它与一个历史人物的渊源关系,本来就存在的某些神秘色彩,乍然间,更显迷茫邃远了。溪口镇是一个建置千余年的山乡古镇,具有诸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大巴径自把我们拉到该镇西北方向的雪窦山,一路傍山险道,松脂味的清香袭进车内,感觉异常美妙,直爬了36道弯才得以到了山的最高处——“截出万山之表”的妙高台。此台又叫天柱峰,因台直插云际,前人感叹有诗云:“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万千山。试向冈头掷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
张学良将军幽禁处坐落在离妙高台下坡处500公尺的一片谷地里,这是一栋独立的小平房,6室1厅。旁边就是被誉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的雪窦寺。这里山高峰奇,瀑飞谷深,风光异常美丽。
下山路过蒋母墓道,这里刚好是长街的尽头不远处。公路边,一座青石牌坊映入眼帘,上书“蒋母墓道”四个大字。从牌坊向长满翠柏的山上行走200米,便是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的墓庐——慈庵。由慈庵再上448米就到了墓地。从整个墓地占地看来,至少不下百亩。墓道深隐在漫山的林木之中,草花满坡,灿然若锦。慈庵内有王采玉的遗像,墙上书有蒋介石自撰的《哭母文》,记述了王采玉的身世、经历及生儿育女的情况。字里行间,可见蒋介石对生母的子孝之情。
徜徉街上,剡源溪畔一幢十分典雅别致的小楼映入眼底,这就是当地人叫的“小洋房”。它凭山临水而建,为三间两楼平顶,背后有丈余高的水塔。平顶据说是供跳水用的,小塔则是当年宋美龄要求蒋介石修建的。因为这位留美女人在外国使用自来水和抽水马桶惯了。“小洋房”建于1930年,主要是给蒋介石回乡和一些来访显要居住,蒋宋的美国顾问端纳也住过。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时,与妻子方良及儿子孝文也就住在楼上,蒋介石对子要求很严,要他“从容不迫地修心养性”,且不容倦怠,每天做完作业都要经蒋审阅。至于儿媳蒋方良,因不通中文,又专请了一位慈溪籍女教师教授辅导。可见蒋对儿子的指导悉心良苦。(黄家双)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