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二十载,
滔滔江水流。
问遍英雄几时休,
何处是尽头?
陶尘滚滚连夕阳,
窑火不断情未殇。
迟暮美人迟不归,
暗自庆幸下一场。
陶业人士陶业路,
地老天荒美名扬!
——题记
陶瓷,于中国,于世界,怎么说都算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且不说秦砖汉瓦,且不说五千年的历史之沉积,就单说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建陶,就值得我们任何一位身为陶业人士之大书特书。从当初的抢销,到后来的坐销,到后来的行销,到后来的跑销,到今天赤裸裸的竞销,无不展示了中国建陶的快速发展。短短二十年,从畅销到慢销到滞销,无不展示了中国建陶的结构变化;从价格战到广告战到品牌战,无不展示了中国建陶的立体渗透;从城市经销到专卖店的建立到工程营销,无不展示了中国建陶的网络构建;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到后来的新新设计,无不展示出中国建陶强大的生命力。
正是因为这一切,中国建陶已发展到不得不拥有自己的规模、管理、人才、市场、展示及设计,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因为这一切,中国建陶有可能原地踏步吗?有可能把自己多年打拼的江山拱手让给别人吗?有可能坐以待毙吗?有可能按步就班吗?有可能不去发展壮大自己吗?有可能不去施展一些怪招?绝招?狠招?抑或是阴招吗?
于是,打完价格战,就去拼模仿战;打完广告战,就去拼品牌战;打完专卖战店,就去拼创新战;打完网络战,就去拼服务战。终于到了今天,大家都突然发现原来所做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小孩玩家家而已,真正要做的而且是最为本质的就是要去从源头开始——设计。就这样,被誉为震撼中国建陶的新一轮竞争之魔法的“设计”之风,终于被今天的陶业人士推向了前台。
设计 源自对灵性的追求
关于设计,世界上一些著名设计师谈出了自己对“设计”的看法。
香港著名设计师刘东利认为: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就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就失去生命;
日本著名设计师武藏野认为: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认为:设计就是文化。纷乱与混沌掩盖着秩序,彷徨与矛盾孕育着机会,忧虑与理想蕴藏着哲学,思想与探索需要观念的更新和方法机制的科学。
ICSID前主席亚瑟·普洛斯认为:工业设计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设计不是个人的表现,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保持现状,而是设法改变它。
总而言之,设计绝不是小打小闹,也绝不是玩表面功夫,它涵盖的内容是赋予产品的发明与创新,是赋予产品新的意蕴,是赋予产品空间的灵性与灵动,是赋予产品新的理念与乞盼,是赋予产品对原有陈就的改变。否则,你就玩不出一种新的感受与新体验,那就是对设计的污辱,是对产品的扼杀,是对新理想的亵渎。那么,于建陶的发展还有什么好的帮助呢?于你的产品销售又有什么好处呢?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别再一味地跟风,那会影响你企业日后的发展的。真正的设计,总是源于一种对产品的灵性追求。
激扬产品个性 弘扬设计主张
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聚集到行业更有设计特质的陶瓷品牌。
首先是简一陶瓷,这一品牌对于设计与材质的理解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简一陶瓷是有主张的,特别是关于设计、关于材质、关于空间。“简一陶瓷·我主张”,反映在产品等具体实物上又会怎样呢?
建陶产品——因为设计,才能倾听材质的呼吸;
美居空间——因为设计,才能让空间生机盎然
设计,让材质呼吸,让空间生动——强调的是原创的激情、个性的灵动,更是气质的流露、主张的弘扬……
材质生命力的赋予,在于以设计为轴心,随心所欲地支配各种材料、工艺与表现技法,并采撷种种自然与人文元素,为材质注入精深的内涵、鲜活的生命。正是在这一视觉艺术与工艺手段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倾听到材质的呼吸——在简一,他以行动宣示“我主张”。
空间的原创之美,是艺术生命中最不能缺失的器质——独特的思维、别样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个性张扬的原野,呈现出的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正是因应设计的点染,空间由此而盎然生动——在简一,他以行动宣示“我主张”。
材质有形,设计无限。设计,在文化的滋养中,构成生活美学之本原……正是“简一陶瓷·我主张”这种以设计为至高的人文设计美学反映在产品实物形态的指导思想及原创定律。
2004年底,瓷釉一体的地脉岩凭着独特的工艺美学、全息的表面肌理及强大的应用设计,成为钓鱼台国宾馆的装修用材,一度引起行业内资深人士的高度关注,并被除誉之为“皇家陶瓷”。据悉,简一陶瓷将在此流金溢彩的秋交会中隆重推出地脉岩3H系列,这一个地脉岩系列的推出正是一个源于雅麻材质的诱惑。
3H,源于一种关于空间构建的材质理念,即“材质高度成就设计高度,设计高度带来空间高度”;同时又有其独特的含义——也即“Healthy(健康)、High(快乐)、Hope(希望)”。把开发陶瓷产品的眼光透过装饰,透过空间,透过现实,直面与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由产品而材质,由材质而空间,由空间而生活,并在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无处不在的质感。
从意大利米兰及巴黎时装展,顶级设计师使用的高档麻质面料中汲取灵感,这就是简一陶瓷以自然雅致的麻石纹理构筑高格调空间素材,塑造出具有高格调雅麻质感的地脉岩3H系列产品。
在砖面肌理上,3H系列半透明石韵诱惑:高档麻质时装的雅致,还原自然真石的韵味,才是地脉石3H系列的全部。仔细阅读3H系列地脉岩,若隐若显的“石韵”颗粒,一如轻纱背后的处子,别有另一种空间味道。
在组合搭配与设计上,其创新搭配,无界限组合:地脉石3H系列,原创“Flower配砖”及“Circle配砖”,以突破常规的视觉,创造高境界空间审美。并可自由组合玻璃、抛光砖方块以及不绣钢等多元素材,只要喜欢,组合设计全不设防。
空间的原创之美,是艺术生命中最不能缺失的器质——独特的思维、别样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个性张扬的原野,呈现出的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正是因应设计的点染,空间由此而盎然生动——在简一,再一次以行动宣示“我主张”
而马可波罗对陶瓷的理解与设计,充分地体现在该公司近期推出的“1295”系列产品之中。话说意大利的文化使者及其商人于1293年前来中国考察,为期两年,于1295年回意大利,把从中国带回的陶瓷、陶器、丝绸、壁画在意大利威尼斯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欧洲的一些富豪们看见后都非常惊讶,他们发现从中国带来的葡萄酒是用陶器盛装的,而他们意大利的葡萄酒却是用木桶装的。而且他们还发现用陶器装的酒味道很不错,并对这种装酒的风格很感兴趣。后来,他们把瓷器打烂,把一块块不规则瓷块,一块一块地粘在壁上作装饰,效果非常好,后来就演变成了马赛克。于是,马可波罗就借用这一文化经典,生产了而今的这一命名为“1295”系列的仿古砖,并在生产这一系列产品时,特意在球磨机里加一些葡萄酒,产品一生产出来还真有葡萄酒的香气。
原来的马赛克是方方正正的,而马可波罗的“1295”系列产品的效果,似乎是用铁砸烂后的自然质感,其各个小块均成不规则形状,可谓参差不齐,进而层次分明,一旦把这种产品贴上墙的那种古典感觉就特别自然,这就是潜心的设计,因此,没有产品个性就谈不上叫设计,产品没有自身企业的设计主张,同样谈不上叫设计,真正正的设计就是激扬产品个性,弘扬自己的设计主张,并将设计视为真正的生产力,这才是最高境界的设计。
建陶有形 设计无限
要让建陶产品产生灵动的空间,并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就必须要对产品进行第二次创造。而创造有两翼,一翼是技术,一翼是设计。如何通过工业设计,让我们的建陶业脱胎换骨,让优质的建陶产品最终变成名牌产品,是我国建陶产业升级面临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谓工业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进行的设计。优秀的工业设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迈向高端的最后一环。一般来说,工业发展会遵从这样的顺序,从加工业起步,然后进入自主品牌的生产阶段。这个阶段,企业主要关注的是技术研发和品牌管理。当企业能够生产技术领先的产品时,工业设计开始变得极其重要,今天的建陶就是如此。
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解,许多知名建陶品牌在向国际品牌冲刺时,最后一步跨越都是通过工业设计完成的。在很多建陶企业看来,工业设计只是给产品一个漂亮的外观。其实,先进企业的设计理念已经走出很远。我们不妨看看马可波罗陶瓷的做法,他们在设计的前端,设置了四个组去了解消费者的渴望,宏观小组进行宏观的社会趋势研究,微观小组通过观察使用者现阶段的使用行为和生活情境,来判断他可能的需求;设计调研小组研究目前市场上的设计方向、设计趋势;市场调研小组分析产品进入市场之后的反馈信息。结果自然是出奇不意地震惊行业,一次又一次引导国内外的销售新高潮。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如何深入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为产品设计增加附加价值值得业界深入研究。
“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这是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的观点。显然,在乔治·亚罗看来,设计不仅仅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还是一门多交叉性的学科,需要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平时的文化积累非常重要。因此,能否在设计中体现出文化的内涵,就要看设计者的知识背景和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了。诸如金意陶的新新展厅就显现了建陶有形、设计无限的美学魅力。走进位于佛山季华三路金意陶的新新展示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室内纸扎灯,长15米,直径4米,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打破数项世界记录了。KITO,不遗余力将佛山最为悠久的民间工艺——纸扎灯保存下来,拯救了濒临绝迹的民间文化。而且,细心的游客还注意到KITO将纸扎灯做成抽象形状,而不像传统纸扎灯以龙灯、莲花灯、花担灯、兔子灯等具象画为主,让观赏者可以无限发挥想象空间;原料采用素雅高贵的布料,令观赏效果大为提升;高科技的转盘可控灯技术,400个电灯有节奏般忽亮忽暗,犹如天上的街灯,闪耀在深邃的宇宙。
据导购介绍,KITO将天地造化的“一线天”突破性移植到展厅,改变了传统展厅呆板、缺乏生气的不足,采用风行世界的解构建筑,19.2米的挺拔身姿,2米宽度,15米的深度,气势磅礴足以媲美大自然的杰作。墙壁与石阶交错,逐级而上有登天的感觉。冲出楼顶,朝下一看,还是一条夹缝中的小路,又是一个景致绝佳的一线天:风是那样的清爽;窄窄的天空下,阳光倾泻而下,光线是那样的舒怡;梁柱、天梯等投射到墙壁上,曲线是那样的优雅,完全是一幅写意的中国山水画,置身其中足以使人劳累顿消。这一上一下结合得天衣无缝的一线天,我们戏称为“一界乾坤”,最适合情侣双双畅游。一线天尽头是一片郑板桥画笔下的竹林,不由的让人想起杜甫《咏竹》中“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清雅境界。
金意陶就是根据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进行创造性的构思,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结合建筑功能要求进行整体策划,抓住问题关键,内外兼顾,从单个空间的设计到群体空间的组织,精细构思,使展示空间的组织达到科学性、经济性、艺术性、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设计出有个性、有特色的空间组合。
重视设计 就等于重视产品
在传统的设计方法中,最大的问题是出在设计的“源头”——设计调研中。我们知道,消费者决定产品的销售和市场,设计师的设计就是为了准确的实现消费者“潜在”的功能、个性化甚至是情感方面的需求,由于是“潜在”的诉求,所以“如何发现”就是一个事关成败的首要问题。
谁都明白,重视设计,就等于重视产品。为了能将产品有效地推向市场,设计师在前期的调研过程中,应该建立一种工作机制,与用户进行换位的观察与思考,这种机制将设计师看做用户,将用户看做设计师,让用户参与到设计生产过程中来,实现角色的交叉和互换,使得产品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接近需求本身。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以及设计制造过程可以通过信息流进行快速的传递和调整,随着设计师与用户之间互动,甚至一对一设计服务的实现,将带来资源的合理整合与利用,避免了智力、生产及原材料上的浪费。
当代的设计思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理论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主流化的设计理念,这与时代背景有关。因此,对建陶产品的设计也必须多元化,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企业理念,不同的艺术追求,其设计是不一样的,要重视设计就必须首先重视消费群体的真正需要。然后再按照不同的人文背景及个人爱好,去进行产品设计或空间设计,以求达到客户尽善尽美的渴求,从而提升企业的最大范围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