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夹江陶瓷:四大举措促产业升级转型

夹江陶瓷:四大举措促产业升级转型

2011-10-23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罗丽明 阅读:1670
0 230

    2011年,对中国陶瓷产业的大多数企业来讲,是最艰难的一年,对享誉有“西部瓷都”的夹江来讲更是如此。这一曾经在中国西部占据半壁江山的陶瓷产业基地,如今却走在了“生”与“死”的重要关口。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国内外因素无疑使这一危机雪上加霜。“生”抑或“死”成了摆在夹江陶瓷产业面前的必选题。要生存,就要转型,转型是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转,还是不转,不是企业说了算,是目前市场的必然要求!”作为西部建材瓷砖市场的领头羊——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四川基地行政总监汪绪发如是说。很显然,产业的转型发展已经是目前夹江陶瓷产业的共识,但是如何转?转向何处?为此,记者一行走访了部分夹江陶瓷企业。

    举措之一:创新产业技术 抢占市场先机

    夹江陶瓷产业曾因技术、资金等市场准入门槛低,使得陶瓷产业领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低端产品在陶瓷产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比重。但是,在目前国家节能减排、房地产调控、能源涨价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耗能高、产出低的陶瓷企业已经逐步被排斥在市场之外,不再能分享陶瓷产业这块蛋糕,即便是大型陶瓷企业的低端生产线目前也深受影响,甚至出现停产。这是一场洗牌,更是一场洗礼。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要求企业必须要走中高端,提高市场的准入标准,摆脱低端产品的市场印象。而这些都需要企业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为企业的升级转型做好充分的技术保障。

    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技术创新

    “我们目前已经不再走低端路线,低端产品当前的积压现状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现在主要抓的是高端,比如微晶石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推广的高端产品,我们的高端不仅是技术的高端,而且是符合消费者品味的高端。”新万兴瓷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建春说。作为有形产品,技术是产品的基础因素,但是,技术的研发需要充分的前期投入,作为当前企业出现困难与研发资金投入方面的矛盾时候,企业是否放弃研发?当记者问到这个问题时,范建春表示,企业的生存靠的就是技术,靠的就是研发。“技术、技术还是技术!虽然当前企业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技术创新,研发团队的培养即便是我们企业再困难都绝不会放弃的!你想,我们企业每年大约推出300多种产品,每月接近30个新产品,没有技术创新是不行的。”据统计,目前夹江县有全省唯一的建筑陶瓷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陶瓷研发中心3个。此外,各大型陶瓷产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新中源表示,他们即将推出的3D喷墨陶瓷将在10月份投放市场,这将成为国内第一款3D喷绘陶瓷产品。新万兴的“轻质、耐磨、防火”功能瓷砖现已投入试生产。

    节能减排反推技术创新

    要让产品在市场上占据充分的市场份额,除了产品本身的技术因素外,生产成本的控制成为各企业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以新中源、新万兴、建辉等一大批企业为代表的企业都在节能减排这一环节下足了功夫。如窑炉内堂、喷枪的改进,窑炉余热的再利用等等,均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本。变“要我减排”到“我要减排”。以新中源为例,每平米瓷砖产品节约0.5方天然气,每年瓷砖产量3000多万立方米,每年约节约天然气1500万立方米,以当前气价2.60元/平方米计算,将试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近2000万。

    行业竞争促使技术创新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广西、西北等陶瓷产业的兴起,使得陶瓷这种笨重产品的800公里传统市场空间受到挤压。”汪绪发说。面对陶瓷业激烈的竞争格局,蛋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抢占的形势下,夹江许多企业既有合作,但是更多的是竞争。通过产业技术的改进,改变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在记者走访的多家大型陶瓷企业中,均表示在国庆期间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展开一系列促销活动。

    举措之二:打造民族品牌 树立品牌优势

    企业的市场名片靠什么来给予?靠品牌。

    夹江陶瓷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话语权,没有消费群体,更没有企业的生存发展。但是,打造自己的企业产业品牌是见易事吗?答案是否定的。

    企业的品牌需要行业内的认可

    夹江陶瓷企业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品牌的创立首先要通过行业内的认可。这种认可企业品牌的内检,品牌不仅意味着品牌符号本身,在其背后是质量、销量、研发创新等多重因素的集中体现。目前新万兴陶瓷产业的生产线有十余条,但是却拥有省级、国家级驰名商标4个,目前还正在积极申报民族品牌。在这些品牌产品中,新万兴的“慕古”仿古瓷砖产品秉承了西班牙文化气质享誉陶瓷业。

    企业的品牌需要消费者的认可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以前的传统传媒理念,但是现在是行不通的。”范建春说,“我们为了推广产品,在网络、电视、报纸、小区、公交车、三轮车上投放广告来让消费者认知我们的产品,试用我们的产品。”新中源作为西部建陶业的领头羊,在内墙瓷砖上是下足了功夫。每一款新产品的研发都在充分的市场调研下进行,以市场作为企业产品定位的最终考量。在夹江,像新中源、新万兴、建辉一样,用积极的传媒方式助推产品销售的不止一家。走进各家企业的展销大厅,我们感受到的是企业的气势,漂亮的展厅,温馨周到的服务都向来者表达着企业的信息。

    举措之三:让美成为销售成功的钥匙

    美是什么?美是一种艺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一种价值,更是一种文化!

    “卖产品,就是卖文化,卖理念”范建春说!

    在现代传媒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技术壁垒已经被打破,技术垄断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神话。技术成果的市场分享与市场追赶是当前陶瓷产业的必然趋势,技术的先导性只是相对性的、暂时性的。许多中低端产品新产品一旦面市,模仿之势迅起,“3天上手,5天出产品!”这是众多中小陶瓷企业的生存之道。

    那我们的企业靠什么去赢取消费者呢?靠文化。

    当产品的质量、功能趋同的时候,产品的文化因素成了消费者抉择的主要因素。“相同质地的产品,有文化蕴含的产品的价格比普通的产品利润要高百分之二十左右”,汪绪发说。

    这样的“一车”与“半车”价值相同的产品销售理论成了当前陶瓷业的共识。以新中源、建辉、新万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陶瓷企业除了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上下狠劲,更是在产品的形式,如花色、线条、颜色调配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而这些对于大多小型陶瓷企业来讲是不予考虑的。模仿成了它们生存的救命稻草也成了走向衰落的必然因素。

    那么文化价值需要来自于哪些方面呢?

    文化的价值的需求来源自于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改变。新崛起的消费者,对居家的装饰更加追求艺术品位。家不再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传统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品位的表现,家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载体。建辉陶瓷则一直追寻着这条路线,“将陶瓷做成艺术,将艺术融入陶瓷!”成了建辉永远追寻的生产理念。新万兴陶瓷产品以“空间艺术家”立足陶瓷产业,“‘空间艺术家’不仅体现在陶瓷对空间塑造的作用,同时也突出行业属性;‘艺术家’赋予瓷砖人性化的印记,增强对消费者的亲和力,将空间艺术与艺术释放相结合,功能性与装饰性并存,诠释内外兼修的品质。”

    文化价值的需求来源于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在目前的陶瓷产业竞争中,附加值的体现不仅表现在技术层面,在现代消费观念下,更多表现在文化价值层面。技术仅仅是文化价值的一个载体。追求产品的文化蕴含,将产业与艺术相结合是目前陶瓷业的大势所趋。为此,在追求产品的附加值方面,夹江的各大陶瓷企业在不断追求文化品位,在寻找消费者的现代审美需求层面作出了努力。陶瓷产品的文化塑造不仅可以满足高位群体的产品文化需求,更能引导和培育新的消费市场群体。

    举措之四:地方政府积极关注支持陶瓷产业过冬

    在夹江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地方政府将积极推动陶瓷产业集群的省级转型。

    强化节能减排政策执行 逐步淘汰落后陶瓷产能企业

    实施重点产业节能工程,加大陶瓷和机械产业节能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引入节能生产设备,全面提高企业节能水平。加大对全县直接燃煤陶瓷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先近后远、先小后大、先重后轻(污染)”的原则,以交通干线、旅游环线、高速公路沿线及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重点,逐步实施燃煤企业生产线关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规范管理煤制气建设、生产和使用,重点推进建陶产业低碳化转向,大力发展“低碳环保”陶瓷产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实施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到2015年末,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年平均下降25%,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一五”末明显减少,二氧化硫比“十一五”末减少13%,COD比“十一五”末减少7%。

    支持陶瓷技术研发工作 推动陶瓷新产品问市

    2007年9月,经省科技厅批准,夹江县地方政府起头,“四川省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组建并挂牌成立,该中心通过强强联合的技术研发手段和创新管理的运行机制,牢牢把握省科技厅提出的“省级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站在促进全省建陶产业发展的高度开展技术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集工程技术开发、中试孵化、标准化建设、人才培训、信息交流于一体,以西部瓷都建筑陶瓷业的“领头羊”—— 四川建辉陶瓷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以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高端科研机构——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为技术支撑,通过西部瓷都夹江陶瓷协会这一平台,有力地将西部瓷都的建筑陶瓷企业紧紧联系在一起,经过几年的探索运行和技术研发实践,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以“四川省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一大批陶瓷研发机构在夹江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入雨后春笋般成为企业发展的心脏。据了解,夹江陶瓷已经建立起多个省级陶瓷研发机构,各大型陶瓷企业均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

    完善交通网络和重要枢纽设施 拓展陶瓷企业市场空间

    按照四川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乐山建设次枢纽的总体部署,以建设畅通便捷夹江为目标,把夹江建成川西南重要交通枢纽和乐山融入成都的开放门户,进一步提升夹江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乐山“千亿交通工程”,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善路网布局结构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重点,形成“五纵两横”和“一航、两铁、两高速、七干线”的综合交通网络。在公路建设方面:乐雅高速公路夹江段、成乐高速公路夹江段扩建、成乐高速公路夹江新连接线、夹江青衣江三桥及引道、省道305线夹江绕城段、夹乐快速通道、夹峨快速通道、新建绕城北路、新建夹木路、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在铁路建设方面:配合完成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夹江段和夹江货运站扩能改造,配合加快雅乐自泸铁路夹江段规划论证,积极争取乐山海关和商检进驻,完善联检、仓储、通关等配套设施,加速形成陆路通关“无水港”,满足乐山和周边地区在较长时期的铁路物流需求,扩大全省唯一的县级铁路二类口岸优势水运。在航空建设方面:夹江现有军用机场为乐山市境内唯一的机场,具有建设民用机场的基础和条件。“十二五”期间,力争将夹江军用机场扩为军民两用机场。

    这些交通设施的解决,将发挥陶瓷产业集群优势,促进陶瓷产业向周边区县发展,极大地拓展陶瓷企业的生存空间。夹江陶瓷业的顺利转型将有利于把夹江建设成为具有强竞争力的中国西部瓷都、成德绵乐经济带特色制造业基地、峨眉山下青衣江畔宜居新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