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当前中国陶瓷发展的“四大难”

当前中国陶瓷发展的“四大难”

2010-08-03 来源:陈帆 责任编辑:赵琳 阅读:3251
0 200

    很火热的中国陶瓷,其实从深层次去洞察,你会发现存在着本应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难题。我用浅白的话说成“四大难”:用低品位原料、红坯料推广难;砖的薄型化推广难;陶瓷生产搞好环保推广难;找陶瓷学术界、教育界、企业界、社会活动界有真本事、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端人士难。 

    是发展陶瓷之本,原料本土化应是一个趋向,但只要低品位料、红坯料、原料改性三项事没跟上,上述目标就难以实现。四川做砖不能以红坯料为主,白料要从东边运进去;辽宁做砖的黑粘土要从广东运过去,总不是长远之计。然而红坯料制品一直没有在市场推开;微粉砖、仿古砖的发展也没有省下多少好原料。

    薄型化课题提出了十几年,近两三年总算有了小薄砖大薄板,然而也没能在市场迅速推开。须知砖的薄型化是制砖行业实行资源节约的最有效措施,又是扩大陶瓷应用领域拓宽市场的大成果。

    产业的环保低碳问题现在在道理层面上是通了,难在落实行动。因为涉及到钱、产品成本、竞争力、社会面广等问题。看来唯有靠政府出台产业政策来解难了。

    第四个难,也是最难又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明白的难。最近去了一些新的陶瓷转移地,厂房是简易的,机器是二手的,环保设施很差的,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企业主建厂,就是投机利用优惠政策捞了钱走人,哪怕留下一堆垃圾在当地。此例是否可看作是第四难的生动注解?

    陶瓷业做大了要再做强,需要费更大的功夫。(陈帆)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