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投资超100亿元!中国陶瓷企业进军海外逆势增长400%

投资超100亿元!中国陶瓷企业进军海外逆势增长400%

2022-08-09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刘思桃 阅读:4271
0 27

新冠疫情反复、房地产遇冷,国内瓷砖市场需求疲软、产能严重过剩,加上国内人口红利减弱,双碳政策趋严,建陶行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中国陶企将投资目标瞄向非洲、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截至目前,已有广东、福建、浙江、湖北等多个地区的中国陶企到这些国家投资建设陶瓷厂,投入资金超100亿元。


加速海外扩张

海外市场成香饽饽

中国建陶行业的市场日益饱和,加上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波动,国内陶企倘若只将发展目光放在国内市场,那么利润可能不会迎来增长点,甚至还会不断下滑。这一点从6家上市陶企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就可以看出,6家上市陶企中仅有2家净利润预盈利。

国内瓷砖产能仍处于过剩状态,因此各产区的开窑率也并不高。7月28日,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佛山市辖区陶瓷行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墙地砖产量3.7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3.3%。35家建陶企业共194条生产线,正在生产的只有116条,开窑率不足6成。此外,广东恩平、肇庆、清远等产区开窑的情况不比佛山好多少,大多数陶企都没有将产能拉满,依旧处于减产状态。

基于此,不少陶企加速海外市场扩张的步伐。1月至今,福建、山东两地6家企业在沙特阿拉伯、秘鲁、约旦、加纳、肯尼亚、安哥拉、刚果(金)等国新设或增资陶瓷生产线项目先后通过备案;科达制造加大对加纳建筑陶瓷生产项目和肯尼亚陶瓷洁具生产项目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科达制造及广州森大、旺康集团、时代陶瓷、欧雅工业(民营)有限公司、马可波罗、强盛陶瓷、新美陶瓷等超25家中国企业纷纷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区投建陶瓷生产基地。2019年至今,中国陶企在海外共投资超过100亿元。

此外,内黄陶瓷产品出口塞尔维亚启动仪式于7月28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陶瓷园区举行,这标志着内黄陶瓷深耕欧洲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据了解,目前塞尔维亚跟欧盟部分国家之间的关税很低,中国与塞尔维亚自贸协定正处于推进阶段,一旦正式实施,陶瓷的关税将会大幅下降,为内黄陶瓷产品进入欧洲提供成本机会。

不难看出,国内陶企更倾向于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区投资建厂,欧洲地区显得格外冷清,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气荒”加剧、碳排放成本高......

欧洲陶企拉响“生存警报”

按理来说,相较于非洲、印度、越南等国家,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建陶行业更发达,产品技术水平更高,为什么中国陶企更倾向于去非洲、印度、越南等较为落后的国家投资建厂呢?归根到底,国内陶企去海外建厂按照的还是“低成本+规模化”的模式,看中的是低廉的生产成本,而这也是欧洲国家不具备的。

今年6月以来,俄罗斯大幅削减对欧洲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气荒”加剧,天然气价格飙升。据央视报道,截至7月30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停止向欧洲六个国家供应天然气。此外俄罗斯天然气通过“北溪-1”管道向欧洲供应的产能已大幅削减至20%。受此影响,欧洲市场的天然气价格也于当地时间7月27日,首次突破每千立方米23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5元/m³)。

而天然气供应对陶企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欧洲不仅多个地区天然气供应“告急”,而且难以找到替代的方案,德国最大能源企业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克雷贝尔日前表示,一旦俄方完全切断天然气供应,欧洲可能面临灾难性后果,因为目前在欧盟层面尚无替代方案,届时,欧洲天然气价格还将显著上涨。对于建陶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可怕的消息。此外,因为俄乌冲突,原材料的采购与运输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不仅如此,欧盟国家目前运行严格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在配额以外的超额排放将面临高额的罚款,目前大概是每超一吨罚100欧元(约折合人民币690.34元)。

西班牙瓷砖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当地陶瓷行业购买碳排放配额的花费翻了近6倍,从2020年的1111万欧元(约0.76亿人民币)增加到2021年的6600万欧元(约4.56亿人民币)。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每吨碳排放配额价格的上涨,平均价格从2020年的24.75欧元每吨上升到2021年的平均53.5欧元每吨。此外,欧盟分配给建陶行业的免费配额也在减少,这使得陶企不得不花钱买更多的碳配额。今年欧洲陶企买碳配额的成本或将增加55%。而意大利产区也并无两样,同样需要承受高昂的“碳排放”成本。

从以上种种因素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并不是中国陶企海外投资建厂的最优选择。


非洲、印度等基建需求庞大

劳动、土地等成本低

近年来,非洲、印度等国家政府不断加强基建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发展、住房需求等,这对国内陶企来说,就是一块大蛋糕。

为了刺激制造业发展,印度政府接连推出“阶段制造业促进项目”、“生产关联奖励计划”、“电子元件和半导体制造业促进计划”等政策。此外,印度还推出了21万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78万亿)的巨额刺激计划,用以刺激经济、基建、市场需求、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在此期间,印度也推出过外资减税、抵扣退税、上调外资持股上限、扩大投资“清单”、提高破产保护等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的尝试。与此同时,印度拥有与中国相近的人口规模及市场潜力,以及更加便宜的劳动力成本。

《南非建筑业:到2025年的主要趋势与机遇》的报告显示,自2021年起,南非建筑业的发展逐步复苏,预计2022年将增长9.1%。此外,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当地建筑业年增长率将稳定在3.1%。尽管在预测期内增速难以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是该行业在此期间将会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交通、能源、住宅、电信与工业项目的大规模基础设施的投资。在2021年2月公布的最新预算中,南非政府宣布计划投资490亿欧元(约折合人民币3435亿元)用于公共部门基础设施。

其中,加纳政府已宣布计划到2050年在全国建造800万套房屋,以解决人口不断增长、现有的住房短缺问题。在2030年前,加纳每年将新建30万套住房,与此同时也会重建阿克拉、库马西等部分工业区,以支持当地工业的发展。根据水资源、工程与住房部的数据,加纳的住房短缺超过20万套,这意味着其对瓷砖的需求十分庞大。

另外印度、越南、马来西亚、非洲等国家都采取“躺平”的抗疫政策,企业生产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国内陶企纷纷到这些国家建厂,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牢牢占据当地市场的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有所提高。早前,越南全国工资理事会在经过第二轮谈判后,决定从7月1日起将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平均上调6%。该决议称,从7月1日起,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增加26万越盾/月(约合人民币72.5元),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增加24万越盾/月,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增加21万越盾/月,四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增加18万越盾/月。

在疫情下,这是越南时隔两年后首次调高最低薪金。如果该决议一经政府批准,一类地区的最低工资将为468万越盾/月(约合人民币1305元),二类地区为416万越盾/月,三类地区为364万越盾/月,四类地区为325万越盾/月。虽然总体看来,劳动力还是相对低廉,但这一变化也会影响陶企建厂选地。

作为建陶行业中较早“走出去”的企业,科达制造2022上半年预计盈利21-22亿元,同比增幅在400%以上。据悉,科达制造仅非洲建材业务的营收就高达23.45亿元。到2021年底,科达制造已在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尔、赞比亚五国运营陶瓷厂,共计建成12条生产线,建筑陶瓷产量合计达到9100万平方米。科达制造的成功,相信也刺激到了不少国内陶企。

//////

国内建陶市场形势严峻,市场下行导致行业难以保持过去的高增长。在中国市场高度饱和的情况下,陶企们瞄准非洲、印度等新兴的海外市场,进行扩张和投资,说不定能打开财富的大门,成为下一家“科达制造”。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