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以文化的名义留下来?
2008-08-21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小张
阅读:2421
本周二应邀参加被称为“陶都名著”三部曲的《一脉相承鹏飞世界》、《陶瓷应用专业手册》与《他们眼中的东鹏》三本新书的发布会。作为这三本书发行机构的代表之一,笔者在发言时讲了一个问题:企业为什么写书?
上世纪90年代中的时候,陈惠湘的《联想为什么》曾经令很多人激动过,这本书差不多也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传记的开山之作。这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传记之类的书也渐成汗牛充栋之势,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陶瓷行业是一个小行业,去年《中国智式》的面世令大家眼前一亮。现在东鹏陶瓷一口气推出三部曲,算是去年行业“出书热”的一种延续。
企业出书实际上是要很大勇气的。企业的产品和品牌需要宣传推广,而经营过程中又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矛盾令很多企业面对媒体总是欲言还休,投鼠忌器,更不要说出书,长篇累牍地晒自己。所以,能够有勇气出书的企业一定是比较自信的企业,有点底气的企业,当然同时也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智慧的时候才会出书。反过来看,也只有那些可以与别人一起分享自己智慧的企业才能成为领导型企业。联想、海尔、阿里巴巴、蒙牛等等莫不如此。
但具体到东鹏这次的三部曲,笔者以为最值得一说的还是《一脉相承鹏飞世界》这本。所谓的“一脉”即石湾陶艺,而“相承”则是指佛山建筑卫生陶瓷。佛山为什么在30年间能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产业集群?这一方面得益于大胆引进西方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则得益于石湾传统陶艺这条“根”,没有这条“根”为建筑卫生陶瓷汲取文化营养,佛山不可能有今天的历史地位。然而大道理虽然大家都懂,但在建筑卫生陶瓷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上却鲜有企业考虑如何“动用”传统陶瓷文化资源。东鹏陶瓷是一家孕育于石湾的企业,这种特别的出身使她比别人多了一份传承、发展陶瓷文化精髓的历史责任感。而因为血缘的优势,东鹏陶瓷在陶瓷文化“古为今用”方面也具有某种天然的优势。东鹏陶瓷近年来显然是已经意识到这点的,所以我们看到前年其总部新展厅的装修中开始融入石湾传统陶瓷文化的元素。去年东鹏陶瓷在一线市场终端“陶醉中国”的活动也有声有色,尤其是邀请石湾陶艺大师一起在终端“做秀”,很有一番意味。去年7月份,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先生还接受凤凰台记者的采访,畅谈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次访谈在“财智总攻略”栏目播出后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行业内更是将这台节目视为是为全陶瓷行业面向全球做的一次形象攻关。
企业满足社会需求最主要的是提供好的产品,但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员,也时刻承担着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的责任。作为一个领导型企业更应该要考虑如何在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提供多一些精神产品—— —传播贯穿历史和现代的民族主流价值观。这次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所以广受好平,与它铺陈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卷,对接当今国际主流价值体系的立意是有很大关系的。中国是“瓷器之国”,陶瓷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所以,“瓷器之路”自然在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中也成为了张艺谋用来诠释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清花瓷则更被大多数奥运会设计师们青睐,五套颁奖礼服之首就是“青花瓷”系列,网络评选中,它以超过50%的得票率遥遥领先。
陶瓷是佛山根基深厚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也是其规模庞大的现代工业文明的一部分。去年佛山陶瓷产业政策调整,企业“关停并转”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图谋留下来的方略,或清洁生产,或节能减排,或者品牌造势,不一而足,熟不知文化其实也是让佛山陶瓷留下来的一个重要理由,只是过去行业普遍不够重视这个问题,没有真正在行业文化形象建设方面一起下功夫,做些基础工作,导致地方政府乃至老百姓对行业都存在很大的偏见,一旦出现政策高压,便弃之路草芥。但愿这回政企双方都能从奥运开幕式中找到点启发!(来源:陶城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