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过去,手工业者精益求精的精神被称为“匠心精神”。而今,言必称“互联网精神”,连卖个煎饼牛腩的都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卖,东西好不好吃倒是次要。再这样浮躁的时代,匠心精神的生存空间在哪里?为了探寻互联网时代的匠心传承,凤凰网联合东鹏瓷砖,与行业领袖、设计大师以及企业一线员工一道,回顾匠心精神的历史脉络,探寻匠心精神的当代传承,以及平凡岗位上的匠心闪光。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尹虹
【笔者】:您是怎样理解“匠心精神”的?
【尹虹】:匠心精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脚踏实地做精做细,把产品都做到极致。为什么“匠心精神”对我们中国人很重要?第一,我们是一个制造大国,后起步的国家,我始终觉得现在提匠心精神是很有意义的,好像我们要做第三产业,应该要把自己的基础先做扎实。第二,我们国家因为长期比较穷,如果现在去到那些农村的乡镇市场看到满地都还是伪劣产品,都是粗制滥造。
在陶瓷行业我觉得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中国出口哈萨克斯坦的陶瓷产品,原来全部都质量不好,卖得很便宜,有的还没有开箱就烂了,所以人们对中国产品就失去了信心。所以现在中国产品在国际上要不重塑形象的话是很成问题的,如果不坚持把产品做好,或者连这个基础都没打扎实就想飞,我觉得这个是不现实的。
【笔者】:目前中国陶瓷行业中“匠心精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尹虹】:中国陶瓷行业目前我们自豪的品牌,他们整体产品的质量跟意大利和西班牙差距很少。但我们为什么说匠心精神不够呢,因为这个行业本身良莠不齐,另外还是整个市场,因为我们跟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是橄榄型的消费群体,中产阶层是主体,两头都小。我们是一个金字塔型的,说得夸张一点就是穷苦老百姓还比较多,他们消费能力有限,对这方面需求也受到经济的压力所限。但实际上我们陶瓷行业是民营主导,每年的出口都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产能,现在也在慢慢越做越好,特别是针对高端市场。我们的产品相对于印度、越南都做得好。
【笔者】: “互联网+”是我们今年听到更多的词。就算今天卖牛腩的也在用互联网进行销售。在这样一种浮躁的时代之下,匠心精神生存的空间会在哪里呢?
【尹虹】:我认为绝对有生存空间。只要你从开始就坚持你的产品质量,你做出口碑就做出品牌。为什么中国人会跑到欧洲去买德国的炊具?因为好用啊,这就是口碑。实实在在做事,我们不要图快。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循序渐进”,你只要有匠心精神,坚持循序渐进,精耕细作,做人是这样,经济是这样,社会发展也是这样。
【笔者】:那么互联网跟匠心精神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做到一个平衡?
【尹虹】:陶瓷行业是一个传统产业,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做事或者提口号都是有点过分的,一有什么事就起哄,矫枉过正。像互联网的事情,2014年陶瓷行业最旺,佛山基本上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关于电商的,叫我去参加我没有去,为什么?因为我认为,有陶瓷企业做电商销售能占到总销售额的5%吗?我不相信。像前段时间我们好像觉得电商要颠覆传统行业了,我觉得电商还没有这个机会,特别是对瓷砖行业。
而且在中国又比较特殊,我两年前曾经公开说,电商不可能在八年内颠覆我们陶瓷行业的营销。他们做电商的都认为我说的不对,八年时间很快就会过,很容易就可以认证这个事情。
【笔者】:那么您认为陶瓷行业应该怎么去结合互联网?
【尹虹】:你不可能把互联网的传播功能放弃,因为很多人要买东西他虽然还是走传统渠道,但他要先了解你,可以通过互联网作为辅助工具。不排除也有一些人看到互联网的图片就会找到你直接买。在一次会议中一位行业人士说了一句话我特别赞同,“我们可以不做电商,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电商的思维。”
【笔者】:互联网的出现,其实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是一个更大的考验,因为互联网使所有东西都变得透明化,一个消费者说你的产品不好,就会影响很多人对你的品牌你的产品的看法。
【尹虹】:从奢侈品消费你可以看出几个问题,第一没有一个奢侈品是靠互联网做起的。第二它主要是靠把产品做到极致。当然从品牌的角度来讲,这个社会有多种需求,它有中、高档之分,但是尽量要把那些伪劣产品淘汰,那些粗制滥造确实是浪费资源、浪费人力。所以我觉得大家要实实在在地把各自的事情做好,把产品做好、做强。
(凤凰家居 作者:谭韵怡)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