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德化是泉州最边远的山区县,面积列第二,人口是倒数第二。地广却山多,没有一块超过千亩的平地;地广而人少,农民散居在山中。
但现在的德化县,在全省山区县中,经济发展站前列;在全国陶瓷产地中,陶瓷产值站前列。
条件差,发展难,成绩来得甚为不易。究其原因,熟悉德化的人会说:贵在坚持,贵在发展。
他们坚持“小县大城关”: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条街,扩展到现在拥有2000多家企业,占全县人口一半,加上数万外来人员,构建了20万人流的城市繁华。分散在广大山沟沟里的农民出来了,收入也提高了,生活改善了,城乡发展问题得到了最大的协调。
他们坚持发展陶瓷业:作为三大古瓷都之一,他们不断创新,走出国门,打拼国内,争夺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口量超过景德镇,如今,有了自己的“中国名牌”产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瓷都”,全国八大陶瓷产地中,正在与潮州争老大。
他们坚持生态保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林瓷之争”,到全面窑炉改造,创造了陶瓷城没有烟囱的奇迹,也打造了森林覆盖率达到77.1%的良好生态环境。城区热闹,绿意盎然,空气清新,文化独特,加上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优势,成为他们策划旅游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瓷都的难得资源。
……
在此次采访中,陈全顺书记告诉我们,通过项目区带动,城关即将扩大一倍;陶瓷要成为循环经济的样本,要发展绿色瓷都。李辉跃县长表示要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升级,打响旅游品牌。他们坚持了,更是极大发展了瓷都的内涵。
德化,能在山中崛起,这些坚持与发展都功不可没。
城市看点
多年没回德化老家的陈先生这几天一直琢磨着想在德化城关买套房子,这样回去的时候也能有个固定的窝,免得每次都要住酒店,感觉自己就像个外人。当他向老同事老郑打听城关哪里的房价最高时,老郑脱口而出:“三角街上的佳美大厦呗。”
老郑道出了缘由:原先三角街上的粮食加工厂已经拆了,在原来的地皮上建起了佳美大厦,现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德化城关的黄金房产。
佳美大厦内的住户小颜告诉记者,如今德化城关里的很多企业都往城外移,搬到新开发的工业园区去了。原来的企业所在地则被开发成房地产或服务业用地,他所住的佳美大厦正是这样。
“这座楼房是在今年7月1日刚建成的,很快就卖光了,现在后面又开始盖新楼盘,听说开盘价会更高。”小颜说。
厂区变成居民区,这并非仅仅只是房地产商的精明之举,而是德化县委、县政府的产业转移政策的结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德化根据自身山区县和陶瓷产区的特点,实施“小县大城关”策略,人口、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快向县城聚集,县城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全县现有1100多家陶瓷企业,90%集中在县城。目前,全县人口50%、经济总量约60%、财政收入近70%集中在城关两镇。城关可用土地严重缺乏成为德化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德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宝国介绍说,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用地难题,同时建好大城关,打造陶瓷城,德化“三管齐下”:
第一招是扩大城区规划。今年2月,《德化县城市总体规划》第二次修编方案提出,把城关周围的三班、盖德、龙门滩三个乡镇列为县城卫星镇,把三个镇的镇区及其靠近县城的区域列入县城规划区,使县城规划区面积从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
第二招是“退二进三”。就是把原城区的工厂(第二产业)向外迁,在原土地上发展服务业、房地产等第三产业。比如佳美大厦的落成正是按照这个思路实施的。
走在德化城关繁华的宝美街上,当地县委办人员介绍说,今年以来这里变化最大的就是以前一些拆迁难题妥善解决了,整条街纳入城市规划当中,城市环境变好了。
据了解,在“退二进三”中,除继续宝美街小区改造外,德化还进行西门至世科大樟树小区改造,新建了宝美街、世科路、隆中至毕石山住宅区道路、唐寨山森林公园进园等道路。新开发建设了隆中、鹏中、金苑、凤凰山庄等住宅小区和诗墩、鹏祥、城东、科技园二期等工业小区。
作为“中国瓷都”,德化致力于“退二进三”中打造瓷都特色。德化规划部门提出,从整个城市布局,到每一个项目区规划设计,再到每一建筑单体设计,都要考虑体现陶瓷文化这一内涵,把陶瓷文化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同时,建设陶瓷文化特色的标志性精品建筑。对现有已建成的建筑,则在外观改造和内部装修中体现陶瓷文化,与陶瓷学院、陶瓷博物馆、陶瓷街等项目相呼应,营造浓厚的陶瓷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