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家居业不良商家使黑招哄骗消费者

家居业不良商家使黑招哄骗消费者

2012-12-27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 阅读:1406
0 0

    昨日,武汉市工商部门公布称,今年全市家居类投诉量达到3721件,占全市商品类消费申诉量的近10%。

    在岁末建材家居产品迎来销售旺季时,不良商家喜欢使用如下“黑招”哄骗消费者,昨天被武汉工商一一戳穿。

    案例:故意“缩写”来忽悠

    今年5月,武昌陈先生在某大型卖场花24468元买了8扇商家承诺的“木门”。送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验,证实为实木复合门,而不是木门。但商家辩称:“实木复合门也是木门。”因未在合同中注明材质,陈先生只获得了4468元的补偿。

    今年8月,秦女士在小东门建材市场花5万元定制卧室家具时,合同注明是“橡木”。后身体出现橡胶木过敏,便找到商家理论,商家却称“橡木就是橡胶木”。其实,橡木源于橡树,属优质木材;而橡胶木源于可以割胶的橡胶树。

    消协点评:个别商家混淆概念,进行虚假宣传,用“简称”忽悠消费者,一旦合同中未注明材质,维权将非常困难。

    案例:口头承诺皆成空

    青山周女士2007年在余家头某卖场花2000元买了一个床垫,商户承诺十年内包换。今年4月,床垫出现明显凹陷,周女士找到商家要求更换遭拒,原因是周女士没有商家“十年包换”的书面承诺,只能维修。

    今年4月,严先生花1600元在余家头某卖场买了一张大班台及两把椅子。此后不久,怀孕妻子感觉到异味,身上出现多块红疹,突然腹痛流产。经检测发现,放大班台的房间每立方米“游离甲醛”超标近4倍。

    消协点评:不管是商家承诺不兑现,还是家具材质有异味,都必须在事前签订相关合同协议,有条件的话,可请专业机构进行事前鉴定,降低风险。

    原因:行业至今无标准

    武昌消费者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家居行业专业性强,国内又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这都给了不良商家钻空子的机会。

    该负责人说,目前,家具市场分成品家具和定制家具,由于家具市场中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大部分消费者缺乏足够的鉴别知识。在没有行业约束,消费者又不太懂行情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在与商家签定合同时未对家具的尺寸、价格、材质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一旦碰到不良商家,产生消费争议,则维权难度非常大。

    据了解,这次掀起的家居市场整顿风暴还将继续持续、明年年初,工商部门将开展针对建材家居市场的“靶向式”专项整治,约束商家的经营行为。(记者曹磊 实习生夏秋冬 通讯员吴畅)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