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吕雯卿
杜浩誫
吕雯卿与杜浩誫聊家居
主持人:首先欢迎两位来到我们新浪家居1+1设计师访谈,请两位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杜浩誫:我是艾比设计公司董事总经理杜浩誫。
主持人:在公司里面主要做什么呢?
杜浩誫:公司运营、管理与设计的管理后期的配饰等等。
吕雯卿:我是设计总监,主要负责与业主方前期的创意方案沟通事宜,和后期的技术执行的一些管理。
主持人:先聊聊创业的故事吧!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
吕雯卿:开心的部分就是来大陆认识了朋友,33岁来到大陆创业,归零很可怕的一件事,人际关系,人脉、事业都是从零开始,因为刚来参加了台湾设计师在这里的聚会,认识很多当地的建筑师,当时有一位建筑设计师茹毅,正好担任一个项目(西山美庐),正是因为这样的机缘,他们做建筑,室内这块是比较欠缺的,介由他推荐我争取合作的机会,由于项目规模较大,也富有一定的挑战性,特别对我来说是设计生涯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和成长空间。
主持人:从设计的层面来讲,已经有17年,只是我们创业这段是这样的,我们只是着重把后面的部分回顾了一下,很开心的就是得到朋友的帮助。
吕雯卿:是的,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得到支持,委托方也需要对甲方负责,从不了解的当中慢慢的建立了合作信任度,直到现在我们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朋友,这个是初期最值得让我记忆深刻的事情。
主持人:他们首先会问你是谁,你能做什么,或者曾经的案例是什么,这是初期的情况,因为您有一点很特别,是因为你一直在坚持,因为我觉得坚持在设计里面很不容易,问过很多设计师,最不容易的是这一点,如何坚持你的原创很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对方的不认识。
杜浩誫:是的,她看起来年纪很小,个头也不大,人家会想这么年轻怎么能接这么大的案子。没有想到她是设计界的小巨人。
吕雯卿:确实是这样的,因为被质疑的感觉,我想对每个设计师来讲都是一种打击吧!所以坚持和不断的说服业主和甲方们,并得到认可,是我放不下的执着。
杜浩誫:说个小插曲吧,那时候说有一个影视界的人要来看他的作品,他来电说的不清不楚,后来才知道是陈凯歌导演,那时她连陈凯歌都不认识,其实也难怪业主或甲方不认识我们,我们慢慢来融入内陆的文化后,基本上之前文化沟通的障碍,如今已经不存在,反而我们回台湾不能适应了,呵呵。
吕雯卿:对的,感同身受,如今我们设计装饰过的楼盘一推出,样板间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下就都卖出了,过程中把握了总体预算和效果,一一得到开发商的满意与赞同。
杜浩誫:然后主要是后来价钱往上飙了,满足了开发商的业绩,也使我们的口碑也一直加分上扬。
吕雯卿:是的,04年底的时候开始房地产一直狂飙到2009年左右,我们接手的案子几乎都是一路狂飙抢购一空的。以西山美庐为例,差不多那时候一栋别墅500多万,然后开盘之后600万、700万的上涨,投资都升值了。当时很多开发商找我设计,加上很多买房的业主也直接登门,那时候是整个别墅热潮弥漫整个中国市场,楼市也不断飙升,很多的别墅开发商都以自己的开发项目为一个标地,或作为业界一个样板为目标,大家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做,让我们觉得在当时设计工作方面得到相当多的挑战和发挥。以美庐案为例我们交出了一系列不同风格的样板间,每个都还蛮成功的。
廖玮:我觉得刚开始的起点,这是第一,之后又有一个高的发展的机会,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酸也好,甜也好,最大的难处在哪里?很多人认为创业很难,但是也有人说守业更难,这几年最难的阶段是什么时候?
吕雯卿:呵呵,其实创业没有不难的,最大的困难应该是对法规不太了解,税收,各种工商都需要打理,对于境外设计师到中国的陌生市场上打点方方面面,很辛苦,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专业人士协助我们公司的管理,比如说杜总,他很熟悉,因为他自己也是业内的,其他业外的朋友也多,所以这种合作模式让我可以专心致力于设计的工作。杂事就交给杜总去管啦哈哈。
廖玮:杜总是哪一年加入的?
杜浩誫:刚开始是好朋友介绍我们认识的,我本来是做影视媒体相关行业的,2004年的时候开始自已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就想我们对赌,你做设计,我做媒体公司,谁做的好就跟谁做,后来我输了!!所以不用多说你就知道结果了。
廖玮:文化产业很大部分是在于资源、信息人脉,在外缘的部分,你开一个新媒体公司直接把设计公司干掉了,但是从产业里面,社会效应来讲都是不一样的,你们两个人大都也很有意思。再给我们说说让人振奋人心的事情,很辣的部分。
吕雯卿:就是业务量接踵而至的时候。
廖玮:怎么处理呢?
吕雯卿:因为都是认可我或者透过关系过来的,这个方面很难拿捏,所以就用排单的形 式和客人解释为何这样做。
廖玮:有朋友会排我今年就做哪几个案子就可以了,有的人会不会这样太做作了,但是确实是有时候要把这个案子做好真的需要时间。
吕雯卿:大部分的客人也会理解,但是真的等不了的话,我会说我帮你介绍其他设计师,可是基本上有时候推荐过去之后,过两天打电话过来说不行。有时真的很为难,所以公司长时间加班已是家常便饭了。
廖玮:有时候客户和设计师之间有一个气场的问题,可能换一个人不是觉得那个人不好,可能就是不相投。
杜浩誫:是的,记得有一次在公司里面好几个人进来,进来就问你们是什么什么设计公司吗,我说是啊,有什么事情吗?他们说找你找的好辛苦啊,这个就让我们很开心的,因为我们很诚信的做事情,而且很认真的对待客人,所以就不用特别去寻求案源,这种被市场高度认可,被业主直接登门拜访的那种感觉其实是蛮过瘾的。
廖玮:很多设计师都说同业抄袭,其实真的说核心的东西可以抄袭吗,绝对不可能,我感觉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不断的忙碌,有多少人是这样全身投入的?!这个投入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为花的心血在那,因为杜总也跟我聊过,曾经因为一个特案赔上了不少公司的资源和金钱。
杜浩誫:到现在还在进行中,将近四年了。就因为吕小姐的坚持,公司的坚持,不能做不好任何一个案子,也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其实这样做对公司是不利的,但是我们要让业主知道我公司的韧性和职业道德的高度。
廖玮:如果作为商人,毕竟是经营企业,企业不盈利那就不是企业,一直亏本的原因来自于甲方或者业主的各方面的问题,那么如何可以做到呢,不想放弃又要坚持,怎么办呢?
吕雯卿:非常的痛苦,曾经好久睡不好觉,这是对我来讲最大的难题,这四年我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而且我经常要看心理医生。但是杜总说企业经营不是短视近利,必需长期经营,我也加强我自己的承受能力,这是必须走过的过程。
廖玮:一个客户做四年,且不论有理或无理不断的打掉重做,这种感觉很难受。
吕雯卿:我的立场很难,我觉得应该两年前做切割,但是在强烈责任心的驱使下,我坚持到现在。
廖玮:就像一个孩子一样,自己抚养起来,走到了这里,我就要收手而且是不完美的结果,这个很难作到。
吕雯卿:每个设计师都不一样,我可能不服输,个性也比较固执,所以只好不断的消化其他的案子对公司的业绩做一个交代和弥补。
廖玮:杜总发现没有,您的包容可以让我们的吕总好好做,公司因此这样一定会盈利的,长线来看,这个客户也会知道,一定程度上也会做传播,他也是见过设计师里面最坚持的吧,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吕雯卿:希望这种坚持有个完美的结束。
廖玮:周边人都会问最后做成的是谁,谁能够坚持。
吕雯卿:哈哈,大家都觉得我傻,从设计师的角度看事情和商人的特质看事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杜浩誫:呵呵,此话一出那言下之意我不就变成商人之一了!
其实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形下,必需以商人的形态出现,但更多时候为公司长期发展,必需沉着忍耐,像个企业家。
如果杜总不认可我的话,这个项目早就终止了,所以杜总也是从另外一种角度默认我的行为。
廖玮:杜总跟我们聊聊公司,首先您本人对艾比是什么样的心态?
主持人:还有您作为管理者也介绍一下这个公司的情况。
杜浩誫:其实很简单,我们希望每个人进入我们的公司和离开我们的公司都是很开心的,每一个人买房子都不容易,我希望每个客户进来都带着愉悦的心情,房子装的不错,设计师也会很兴奋。还有我们接手了很多公司没有办法做的配饰的方案。我记得曾经有一个项目,刚开始接手做就碰到很多的问题需要整改,而且以当时的预算也非常难作到,但是以我们的统包设计和软硬装饰的实力,把整个案子做了整体修改和包装。开盘后没天我们做的样版间户型就全部卖完了。
廖玮:很多开发商重视的是这个价值的部分,业主看价值,开发商销售一定会上去的。
杜浩誫:开发商很高兴,我们也觉得很开心,我们就是慢慢的接案子,仔细总富创意和系统化的把案子做好。我进艾比以后看到我们公司的设计师们都很单纯,且在设计领域很爱好他们的工作,对工作的火花和激情,绽放出了大量的能量,记得去年我们的业务很多,从六月份到过年,基本上每天加班变成一种很正常的事情,到旧农历年前我们终于要放假了,那天下班的时候我们一群人走出去,居然可以看到阳光,不习惯。大家还嘻笑的说,我们好不习惯,还想回公司加班。
廖玮:一下看见刺眼的阳光会不习惯,真的有这种感觉,很久没有看到下午下班的时候的阳光,一下子真会不习惯。
主持人:大家已经融入这个环境了。
吕雯卿:是的,有公司的设计团队支持我们的工作,让客人满意,真的很幸福。
杜浩誫:因为我们是从事设计的人,平常生活挺无聊的,好像只有坐在办公室工作,有空时候我们看看书,喝喝下午茶,晚上加班买买宵夜,这样就能满足我们简单的生活,振奋一下人心。以现在整个公司的发展,在高端客户不太匮乏的状况下,我希望把我们公司做大,之前我做过网络,在网络这块我们可以蓬勃发展起来,我把高端设计的元素面对一般需求的大众,把公司变成网络化,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咨询的一些业务,我希望把公司也扩大,不要像以前那样,我们要常出来享受下班有阳光的感觉,也要漂亮的在网络事业里亮相。
廖玮:其实我们在公司有线下的部分,还有线上的部分,线上的部分您也说到了,现在可以线上做咨询完全没有问题的吧。
杜浩誫:是的。
主持人:具体聊一下线上的部分吧。
杜浩誫:我们会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有五大业务,室内设计、工装、家装、家俱、配饰,让客户有hi!! give me five的感觉,这种感觉就不论是整体设计,从硬体再加上软装的部份都可以支持,譬如家里的灯具,沙发,配饰,窗帘怎么选择,配的地板、墙纸等要如何搭配设计,都可以交给我们公司一次就搅定了所有装修的杂事。
廖玮:究竟业主能通过这个获得什么?
杜浩誫:每个人的心理层面要的东西我觉得蛮抽象的,因为需求的东西都不一样,我希望客户进来公司无论亲自拜访或透过网络,第一个感觉是嗨!你们公司不错啊,网络上再进一步接洽的时候,全权交给我们的设计师设计服务,他们都会说你们公司很好、很棒,打从心里说:well done!!give me five!
廖玮:这里面会存在一个体系,这样说我们的人员架构都会扩张呢?
杜浩誫:是的。
廖玮:有预期吗?
杜浩誫:我特别看了《我为什么要投资你》这本书,里面有许多非常好的案例,其中携程、如家、汉庭的投资人季琦是很棒的。因为我看到书里面的介绍,对他印象很深。也希望能跟他取经借鉴,我也希望公司有一天能上市。
廖玮:我也关注过他一段时间,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看携程,觉得服务、理念都很好,如家、汉庭也是他的,真的很厉害,他怎么在创业的过程里面很快的积累起来。
杜浩誫:我最佩服他这三个产业都碰到问题时他能坚持下来而且越战越勇,,他说到纳斯达克上市的时候,管理者说你很厉害,你这原始创办人,居然三次带着不同的企业来上市。如家碰到了非典,汉庭碰到了全球金融危机,携程也遇到了全球网络泡沬化的问题,我就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样把公司带到这么高的境界,我也希望能够这样,以目前的公司的状况我是很有信心做好的。
廖玮:杜总今天很亲民,但是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很有霸气的,很有魄力的。当然我们认为这一点来自于信心,无论经济是怎么样发展的状态,但是我认为我们做企业的心态一定要相对平和,在关键的时刻该起就起,该落就落,这样的业务板块很重要的,像我们说的各种阶段会发生不同的作用,对您而言有不同的发展规划,这是一个步骤,所以我觉得对于公司而言,你们两位真的很OK因为我们毕竟是设计公司,设计的核心是什么呢,对设计您觉得吕氏风格是什么?
吕雯卿:我觉得没有特定的风格,纯粹是我个人的风格,我会把我自己的爱好结合客人的需求,因为我自己比较偏向低调的,随着年龄慢慢的增长,跟着很多的业主也大多是在四五十岁事业有成的公司领导,他们很多都是比较向往欧洲生活、希望在内地有欧化的体验,我慢慢的自己也比较喜欢欧式的设计,加上别墅项目的特点,可以让我尽情发挥,不论是整个建筑的外形,或是我个人偏好的一些古典美学,所以我有点偏向这样的调性了,但是欧洲人的生活形态和中国人完全不一样,所以说我们怎么把欧洲的一些生活跟中国式的生活做一个完美的结合,也可以在我的一些设计案中看出端倪。
廖玮:这里面还要重点提到生活方式,中国目前的客户群,他们的生活方式既不完全等同于欧美的生活方式,又不是中式的生活方式,中国过去1911到1949恩年民国期间其实是有很长的时间上海是属于世界之都,人民对一些潮流、奢华都是趋之若鹜的,我们知道中国人曾经有过贵族的生活,只是这个东西如何延续,或者如何跟现有的欧美的文化进行冲击、融合,碰撞出火花,我们有没有对这部分的一些心得?
吕雯卿:心得其实很多,大家可以在我设计的实景照片里感受一、二,但重要的是我觉得好的房子如果动线设计不好,光感和舒适感就没有了,也更会造成了空间的浪费,我们的客户群买的房子在京城都是知名度相当高的楼盘,所以每一个空间都必须要完美的规划利用,流畅的动线关系和光感营造出的舒适度是我设计的重点。
主持人:因为光感我觉得是很专业的名词,像我们现在的工装领域有一个单独的照明的部分,会有照明的设计师进行一个配合,对于我们在别墅里面,可能没有办法做到搭配,那么您一个人怎么完成光感这部分的设计,配什么样的光,又小,又是整体的东西,对以后的生活影响也非常大,请您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吕雯卿:光感的体会更多的是来自于自然光的应用,白天的家居生活和晚上是不太一样的,白天的自然光的有效的利用规划很重要,则夜间照明的方式就是气氛的点缀了。
廖玮:有一点意境的画面,因为都是自然光的状态下。
杜浩誫:自然光会有循环的作用,每天都会有变化,而不是室内死的光,所有心情也会因为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感受,艳阳高照时能活力四射,阴雨天特别有一番诗意,伤感的沉静。
吕雯卿:来到大陆以后,尤其是京城利用东西南北的方向,来建造道路和规划城市是和台湾有区别的,渐渐我了解东南西北的重要性,尤其是南向的房子怎么样去设计到可以让我的业主尽情享受自然光,北向的怎么解决采光不足的问题等,我先从方向感找到这个房子的设计重点,采光是一门看似简单却深奥的工程,怎么样用南向的房子打造舞动的光感,使业主可以很慵懒的接受日光的洗礼,去感觉阳光和绿植呼应的画面是很棒的感觉。以前接到业主的电话说,你知道我在哪里吗,我在你设计的书房里面,周围都是绿油油的还可以呼吸到阳光的味道,当下自己马上就被带到那个意境里面。辅助的光源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智能化家居的系统潮流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他的多元功能化,也是我要再去学习和了解的。
廖玮:我觉得大陆在这部分还是很初级的,你会发现后面的产品的部分很难配。
吕雯卿:是的,现在的规划也很糟糕,讲的都很好。我讲一个案例,我们投入了180万,但是完全看不到任何的效果,规划相当的死板,1500多平米的别墅,这个系统在失败的情况下还不如用传统开关的形式痛快,加上调光器,一样可以达到舒适度,所以我觉得在大陆的智能市场还是要有几年的发展,才能臻至成熟。
廖玮:我几年前也是接触的智能家居,很早的时候台湾的朋友讲这个,我说大陆哪能买到,我说那是很初期的,根本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智能。因为当时我们看到比尔盖茨的家就是智能家居,网上的效果跟我们想象的太有差距了,一些电影让我们也心潮澎湃,但是现实的差距真的很大。
吕雯卿: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很大,有时候因为业主要求一定要设置智能系统但造成失败的案例很多,所以要按照房子的户型大小进行相关的配套,才是重点,我发现很多人认识不足,投入太多的费用,但是得不到太多的回报,这是很大的矛盾点。
廖玮: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客户或者业主得到很好很好的服务和很好的产品、家居设计。杜总,外在部分是吕总呈现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你在公司里面很重要,我们公司的架构和其他的公司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们要从事的工作量是很庞大,很系统的管理,那么我想问问公司构架部分你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可以交流?
杜浩誫:讲到这里,我觉得公司里面每个人都很努力。其实这来自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度和渴望度,他们希望做出什么样的作品,成为怎么样的设计师,要怎么诱发他们内心的澎湃出来,这是很重要的,一切都归功于吕小姐,她每次在工作上的要求,现场这样的她是用很温和的态度跟你们讲诉,但是在工作上她完全变了一个人,很可怕的,张牙舞爪什么样的,哈哈!但是我看到了她对工作的坚持,一分一毫都很讨较,其实在设计上你差了一公分,这块很漂亮的石材就没有办法用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么精确的设计可能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但是我觉得天使存在魔鬼的细节里,所以每个设计案中都有许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地方,下次你可以看看我们的做品,看能不能找到你的天使。
再来就是我们的厂商非常配合我们,很感谢他们。他们都是很专业的,有时候设计是设计,其他专业方面他们是非常棒的,给了我们很多专业的信息和建议,所以有了今天的艾比。
廖玮:我们目前的实施的案子大部分都是豪宅之类的,我觉得豪宅就相当于定制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因为很多定制很多厂家就没有办法做,大的他们没有办法做,是因为做不到,因为太专业了,然后又是小批量,你说怎么做,虽然说单价不是很低,但是很难做到,厂家是这样的心态。我觉得有机会跟我们引见一下,合格的优秀的厂商也是我们需要的。
杜浩誫:有啊!我们新公司give me five,马上要成立了,以后找我们的网上咨询服务,一定给您满意的结果,并且提供优秀的厂商和团队给大家好的服务。
廖玮:我记得很多朋友说过,原来因为我们的朋友说你们之前的规划和现在的案子进行一个对比,很多朋友说可以不拿吗,因为之前的规划和现在的现实有很大的差距。
吕雯卿:第一个是我不喜欢拿之前的方案来copy,这不是我的作事风格,再来我觉得这个还是取决于客户群的需求,他能不能跟你一起坚持用新的概念去执行;第二个,后期的施工队的工艺执行非常重要,往往我们的很多的败笔都出现在施工质量不良,这也是我觉得最头疼的一部分。
廖玮:我想问,在不北京您目前有没有很好的接触的施工队?这个是很重要的,市场是要培养的,我相信在施工团体里面也存在好的,精益求精的也有,并不是大家都觉得工艺很糙。
杜浩誫:有啊!give me five(呵呵)!!
廖玮:当时也很烧钱吧,为了做样板国内配备了很多的样板供应商,基本上都是摆设,因为不追求工艺,这样造价上来了,管理上也很麻烦,你们就没有发生争议吗?
杜浩誫:刚开始我们签署合同的时候,比较糙,后期这几年再签合约的时候就把很多的问题先规避了。先礼后兵,问题会比较少,先确定前期讨论细节,后期扯皮耗事费劲的事就会比较少。
廖玮:尤其样板间很多人说只做设计,不做施工,但是甲方不同意,怎么办?
吕雯卿:我们就是坚持设计,可以介绍施工,界面一定要区分的,,客户的专业度不够,委托设计方替甲方把关是有必要的。有时候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女人,在工地完全是泼妇的形象。施工队惧怕看到我到工地,不合我的设计规定就会面临拆改,公司的口碑不是做一单砸一单,这个不仅仅代表我自己,还代表着公司。
廖玮:我们刚刚聊到公司现状,未来提了一点点,过去我们也回顾了一点点,接下来讲一些故事吧,公司有兴趣的故事,团队的故事或者跟同行之间的PK也可以。
杜浩誫:我们的故事就是加完班以后去吃水煮鱼好不好,呵呵,这个也算是我们公司的故事,我们更像一家人,每天在公司里面发生很多每个人的事情变成我们茶余饭后的小故事,其实我们跟其他的设计公司并没有很强烈的PK,因为通常都是直接面对甲方,因为很多客户也都是甲方或业主间接或者直接介绍来的。
廖玮:我们公司的未婚员工多吗?
杜浩誫:很多。都是因为没有时间。
吕雯卿:现在我们尽量周一到周五,周六日很少加班,我们也曾经接到过家庭的抱怨,后来我觉得我确实是有问题,因为连我自己忙起来的时候也没有时间关心家庭发生的事,因为可能自己自身在北京,对我来讲无所谓,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后来我发现我需要自我检讨,我不能让我的员工跟我一起这样,毕竟是很多员工有家庭压力的,是为人夫,为人妇的,这个是我需要检讨的。
杜浩誫:我公司员工大都坚持过加班到很晚,有个员工还语带戏谑的说你到簋街上吃饭看到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设计师,一种是K姐,许多员工为了公司放弃了很多的感情和家庭的培养时间,对他们不容易,对我们公司也是不容易,很多因为家庭压力出去做朝九晚五工作的员工,我们常常还是有联络的,我觉得这样很好,我们把一些员工带起来,可直接提供其他设计公司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主持人:两位的身上我们都看到一些不同的点,我们也有很多不错的设计团队,他们会有一些自己的精华还有对外界有完全不同的关注,如果我们用颜色形容的话,公司三种颜色会是什么颜色?
杜浩誫:白色很干净像公司的形象,蓝色很宽阔像公司未来的发展,绿色很舒服像公司设计人员给客户的感觉。
吕雯卿:我们的公司装修也是本着这个颜色,都是白色的基调,我们还有好多大大小小的漂亮绿植。
吕雯卿:楼虽然比较旧,但是内部的装饰都很自然。
杜浩誫:我们找这个地方也很久,就是因为要解决公司搬家工商注册落户的问题,很麻烦的。整整找了三个月,真是缘份到了才出现的啊,哈哈!
吕雯卿:我们很不想待在纯商业办公楼里面,现在的新办公室我很喜欢,因为完全南向开窗,充足的阳光,种了很多的草本植物,摘一片薄荷叶就可以泡一杯茶是我的最爱。
廖玮:其实我们觉得设计并不是说像我们所想象的很恐怖的,疯狂工作啊,或者类似于很挑剔或者怎么样,我们认为设计师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所以我们做很多关于时尚、美食、时装都是不一般,所以我们可以聊聊生活。
杜浩誫:哈哈哈哈,其实真的就是每天就工作,很惨。但我爱看电影,爱喝咖啡。爱购物。所以自己开了一间服饰店。
主持人:是什么风格的呢?
杜浩誫:基本上我们创造了一个品牌HIGP,朋友说合作,我说没有问题,就开了一家店,他们主做品牌管理和网购,我说实体店交给我来做吧,我的店比较专精的部分是女孩子的秋装,他们应该是最近在谈一些项目的合作,到十一月份会爆一个料出来,这个就不方便透露了。
廖玮:时装离我们很近,都是设计方面的。
杜浩誫:做一个项目成功就很成功,其他的都是业余的了。
廖玮:是一个添加剂,生活的助推剂。如果两位总结一下,说说我们之后的一些想法。
杜浩誫:我们一直在研究一些成功者的心路历程,看了很多书,我希望除了我们工作之外,能够把这些设计师都带起来,而且他们自己都可以独当一面,能在设计的路上走的更挺拔。
廖玮:公司有没有创业孵化的可能?
杜浩誫:我希望公司员工都可以起来,把他们带起来以后,他们可以做自己的老板,而 公司像谷歌,IPHONE这样提供开放式的平台,里面还有各个厂商资源,员工可以做里面的系统软件,应该可以创造很大的利润,最重要的是客户要买单,因为在整个家装市场需求,我不知道存在有多少人,我看到前期有一个报导资料,说有400万装修需求用户,400万用户我们可以拿到多少?市场份额我们拿1%就可以了,所以基本上我们就可以自己做小小天使了,因为我们有技术、有市场客户支持,有一些人想拷贝我们也不一定容易,因为设计的含量是个问题,执行方案时我们也没有降低标准,就是按照客户本身自我的能力,我们在基础上一定给客户一个很高的起点。艾比的设计师整个团队加上外联的团队(就像佣兵进来一样),他们都是带着枪炮来的(呵呵),把这个架构架全了,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廖玮:其实媒体和设计之间是良性循环的,有一些我们可以作为设计之间,商业之间的助推,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所以我们觉得动态的情况下可能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就会关注,我们觉得很不错,我们就想好好聊聊,究竟是什么东西,要形容出来,怎么形容呢?
杜浩誫:就是把设计变成网络的咨询化,创造另一个设计相关的产业链出来,除了我们把所在区域做好了之外,其他地方客户若是有设计相关需求的,没有办法来公司,可以从我们公司的网络平台上找到适合的设计师, 然后在网络咨询里面解决他们的问题,所以我们刚开始会成立网络咨询的服务。
廖玮:平台开放吗?
杜浩誫:开放的。
主持人:到时候会有行业的设计师会在里面进行互动,是这样吗?
杜浩誫:应该是这样的的。但设计师大多针对的是客户,也包括大量的社群讨论,因为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设计师的想法都不一样,设计师可以在网上交流,客户也可以说装修经验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
廖玮:但是对所有的消费者是开放的。这块属于传媒、设计还是什么?
杜浩誫:不太像传媒,设计的需求是很客制化的,应该没有办法太传媒化吧。但是要好像也行,看看以后发展趋势再论也不迟!!
廖玮:吕总呢,未来想做什么案子,或者想做一些什么有挑战的?
吕雯卿:其实我目前想做的还是跟着杜总说的这个案子,把全部的团队带动起来,他们很辛苦,任劳任怨的,这是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力量,我很感动。第二个我最想做的案子,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还是希望能够做酒店或商业设计,因为我原来就是从这个体制出来的,台湾微风广场shopping mall,高雄的汉神百货就是我早期跟着我们的团队一起做的,那个过程当中我有很深刻的回忆,那个时候内心也很悸动,经过了这十年,我有时候再回去到那个商场购物的时候,感觉还是很舒服,北京还有全中国,近几年MALL一直在开发,商业也一直在做,所以我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再次投入到商业里边,做一些设计。
我们做的很多精品和私人项目都有一些协议,没有办法拿来做宣传透露,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只能拿开发商的样板间宣传一下。可以透露我们作过百度李彦宏碧水庄园别墅附近的私人别墅,东方普罗旺斯楼后也是我们做的。
主持人:吕总您给大家讲讲2012夏季装修流行趋势吧。
吕雯卿:我觉得装修的层面上没有特别区分季节,因为夏季比较浮躁,只能从心情上去探索设计
主持人:您觉得今年在家居装修方面,色彩和风格方面有没有自己的理解?
吕雯卿:我觉得米白一直是不变的主流,自然色的感觉也比较多。今年撞色也很流行,橘子色或亮光色,但作为一个局部的点缀,比如说某一件家具的靠色,这个是可以随着每年的潮流随意的小部分进行更新,达到视觉上和心情上的满足,但是我觉得真正的聚焦整个空间感还是要干净,明亮,我觉得米色调还是更适合居住的。
廖玮:经济周期跟颜色是不是有关系,这个时候是不是更需要从色彩提及状态?
杜浩誫:是有关系的。通常经济相对低迷的时后,英雄主义会比较畅行所以亮色或艳色比较受一般大众喜欢,反之暗色系好像是在经济好的时后抬头。
主持人:请两位嘉宾用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一下自己,也可以对年轻的设计师说一些忠告?
杜浩誫:不要怕跌倒,我没有很成功,但是我跌倒过几次,我都没有被打败,跌倒真的对我的未来很有帮助,那过程苦的很有味道。
吕雯卿:可能就是对设计师们的建议,把自己当成甲方去看待项目。
主持人:最后再请两位设计师送给圈内的设计师一个祝福。
杜浩誫:我们共同有一个好朋友,薛蓉青,送她一个什么祝福呢,我每天都在祝福她,希望她生活的很愉快,她希望他跑出去看大山大水的旅游经历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吕雯卿:她很棒,软装设计能力超强,希望她永远快乐,找到灵魂的伴侣。
主持人:谢谢二位!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