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当简单嫁接和模仿的潮头涌过之后,亚洲的一批建筑师开始觉出了文化的失落,他们开始思索,亚洲人的文化创造和劳动价值应该如何实现。在反思中,人们开始认识到,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蕴涵在这样的建筑传统之中的生存智慧。亚洲的建筑文化需要更新。
查尔斯·柯里亚
1930年出生于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 Correa)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建筑系,并于1955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硕士学位。从1958年开始,他便在印度孟买成立建筑事务所,开始独立执业。他所设计的作品大部分在印度,其涉及范围很广,从圣雄甘地纪念馆、博帕尔邦国民议院,到在德里、孟买等几个印度大城市的城镇规划和低造公共住房。
查尔斯·柯里亚曾在哈佛大学受过严格的西方建筑理论熏陶,但他更注重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并努力尝试对传统进行有机的更新。他一再强调本土的生活环境模式和地形的意义,并直面传统,认为“如果你不去真诚、公正地倾听过去,它便不会成为你作品的一部分”。
柯里亚的建筑最为人称道的是以满足第三世界国家的低成本集合住宅之要求而设计的一些作品。注重对当地气候进行研究的他,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他吸收印度传统建筑技术中符合生态思想的合理内核,将之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较好地解决了干燥气候下建筑的遮阳和通风。
在柯里亚近4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他始终将其对建筑的质朴的情感融入建筑作品的创作中,他注重将建筑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并致力于解决第三世界国家因发展而带来的人民生活问题。他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表现出来的对地区建筑文化传统的保护、继承的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借鉴。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