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陶瓷产区态势从一支独秀到百花争艳

陶瓷产区态势从一支独秀到百花争艳

2005-12-29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NO·023 阅读:1888
0 200
  回望历史,除去宏观调控和非典事件这样一些因素,爆发在2003年底、2004年初的能源危机、燃料危机、运输困难,算是高速发展10几年的中国陶瓷行业第一次面临生存环境的巨大挑战。但当其时,面临险境,各大陶瓷产区的发展格局是:华东台资企业继续保持超常的稳健态势,四川夹江在政府的主导下,优势企业趁机对劣势企业实现兼并、重组,福建晋江、闽清等地企业保持稳定发展,而山东陶瓷产区则停窑、倒闭的消息不断。那个时候,确实只有广东地区一枝独秀:大佛山以及周边的肇庆、清远等地均在掀起又一轮的投资上线热,大佛山地区更被视为抗拒逆流的中流砥柱。而媒体也只能谨慎地开展诸如是否会出现行业“大洗牌”之类的讨论。

   但经济紧压环境下的“逆市繁荣”也仅仅维持只有一年,广东陶瓷或者说佛山陶瓷“大洗牌”时代马上就到了。坊间流传的二三十家企业倒闭的说法使人们相信广东陶瓷真的进入了令人沮丧的“冰川期”。而环顾四野,与广东产区残花败柳满地的景况不同,福建、四川建卫陶瓷产区却是一派生机,它们与稳健的华东产区以及山东、河北产区,还有众多的日用、艺术瓷产区形成“百花争艳”之势。

   国内陶瓷产区为何今年出现广东跌落“冰川”,其他地方“万木争春”的格局?笔者以为主要在以下几点:一是广东陶瓷产业结构调整比其他产区出现较晚。福建晋江地区早在2000年前后就出现行业大洗牌。这从另一方面说明广东陶瓷产区的整体实力较强;二是广东政府对经济历来奉行不干预政策,对陶瓷这块更是“无为而治”,放手由市场意志主导行业资源流动,优胜劣汰,这一点恰恰与内地的施政风格形成很大反差;三是广东商业文化与其他产区(比如福建的商业保守主义)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企业经营模式不同:广东企业负债经营的非常普遍,而且资产负债率偏高(福建企业大都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这种张扬的经营模式虽然有利于迅速扩张企业规模,但也导致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尤其是一些经营水平低的企业在紧压环境下,必定会因为资金链的绷断而倒闭。

  由于广东陶瓷企业这次倒闭的大多是中低端定位的企业,而周边陶瓷产区大多数也是中低端定位,因此其流失的市场份额,很大一部分会被周边陶瓷产区拿去。这样,随着不久广东陶瓷行业“大洗牌”的结束,国内陶瓷将真正进入到一个“万里山河一片红”的年代。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