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天时人事日相催

天时人事日相催

2011-12-23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严张 阅读:1177
0 230

    入冬已久,渐深的寒意,在整个北半球铺陈开来,百草萋萋,朔风猎猎,月华冷艳,霜影纷繁,像火车驶入隧道的那一段,幽暗又阴冷。“景移风度改,日至晷迁换”,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这天,白昼短暂,夜晚悠长。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节点,冬至在我国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笔者撰文的今天为冬至前一日,称作小至,1245年前,杜甫的一首七律《小至》让人眼前一亮,不失美好的憧憬:“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作者描写冬至前后时令变化,以刺绣添线写白昼增长,以岸柳泛绿、山梅冲寒写冬天里孕育着春讯。此诗明朗轻快,特别是第一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像提振精神的紧锣密鼓,催人奋进。

    现实世界山寒水瘦,产业环境同样铺冰覆雪,人的心头也仿佛打了一层白霜。时令的冬天,行业的冬天,人心的冬天,互相叠加,彼此渗透,让这个时期愈显得苍凉而迷茫。但这的确不是一个可以迷茫的时期,时令会随着地球公转迎来立春惊蛰,置身行业的大小企业却未必会在经济环境复苏中解冻,况且这是一种不可预见的复苏。我国民谚就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说法。要想“三春打虎”,冬令不可荒废,是“进补”,是蓄势待发的好机会。对于身处冬季的陶瓷企业而言,生产销售放缓,开始进行自身调整和市场布局,为来年旺季的竞争打下基础,则无疑是蓄势待发的契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冬天”孕育了“春天”。陶瓷企业在过冬时期,事实上仍有大把可为空间。比如研发新品,企业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引起经销商的重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设备检修,停窑检修是陶瓷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瓷砖生产销售旺季,企业全部精力都在产品生产及市场的开拓上,对于设备的检修都是小规模的,只有在淡季产量需求不多的时候进行大修,除直接了解和掌握每台设备的状况,还要更换已磨损件,恢复和提高设备性能,使机器设备能正常生产,保证来年销售旺季的正常供应。

    比如大举并购,陶瓷行业资本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有意做大做强的企业,淡季收购显然优于旺季。淡季收购有助降低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有效地缓解因收购产生的资金紧张、管理混乱等问题。同时,淡季收购有利于企业对被购资源的整合。销售旺季时收购,企业显然难以腾出手来整合资源,两者协同作用难以发挥;而选择销售淡季收购,充裕的时间能够保证对资源、技术、人才做到有效整合。

    比如调整渠道,企业市场营销在淡季特别需要加大内部整合,着力调整渠道,拓宽及优化销售网络,对经销商队伍进行评估整顿,视察评估各终端市场网点,提高产品铺货能力,并制订详细的企业营销规划。只有把是把市场工作做细做实,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近日笔者也参加过几场陶瓷企业举办的、让人昏昏欲睡的经销商年会,有企业劝告经销商“敢于打价格战”,敢于与同行“捉对厮杀”,心想企业若能沉心静气,借着这个漫长而严酷的冬季暂时冬眠一下,进补一下,来年或许有更大发展,不至于这么焦灼而慌乱。

    冬至后,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进九”。民间习惯自冬至起“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在岁岁年年重唱的九九歌谣中,寄托了人们对春天多少美好的祈盼和憧憬?而在这个严冬,究竟是“冻死苍蝇未足奇”,还是“松柏之后凋”,也唯有靠个人修为了。(杜均)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