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倾力打造中华陶琉文化城
2009-07-26
来源:淄博日报
责任编辑:周娟娟
阅读:2149
历经千年的古窑、琳琅满目的陶琉文化市场、极具艺术与观赏价值的琉璃园、古老而神秘的窑神庙、精品荟萃的陶瓷艺术博物馆……近日,记者走进博山,到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陶琉文化气息。据悉,近年来,博山区正倾力打造中华陶琉文化城,该项目规划面积1000余亩,总投资约12.6亿元,将充分挖掘传承陶琉文化,发展壮大陶琉文化产业,繁荣陶琉文化产品交流,打造陶琉文化城市品牌。
博山是我国陶瓷琉璃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陶琉生产有数千年的历史,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琉璃之乡”、“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据考证,博山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从明清时期开始博山逐渐成为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博山的琉璃生产也是久负盛名。明朝洪武年间,宫廷内官监在此设“外厂”为皇帝生产“青帘”等贡品,到明末,民间的琉璃生产也日趋发展。建国后,博山琉璃产业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由博山设计制造的系列琉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奥运场馆、民族大道、民族和谐阕等奥运标志性景观建筑,彰显了博山琉璃产业发展的实力和水平。
在深厚文化底蕴的陶冶下,博山区涌现了众多的陶琉艺术大师。据统计,仅博山区就有国家级、省级陶琉工艺美术大师80余名,陶琉企业近200家,从业人员近2 万人。陶琉行业年产值达20亿元,利税1个多亿。陶琉产业已逐渐成为博山支柱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陶琉文化产业被称作绿色产业,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范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目前,市场对陶琉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国内还没有上规模的相关专业市场,中华陶琉文化城的建成将为陶琉文化的弘扬及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陶琉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中华陶琉文化城主要由古窑公园、琉璃园、陶艺城、大师城、陶琉艺术展馆等组成。建成后,将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陶琉商品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和集散中心,并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琉商品出口基地,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区集工业、商贸、服务、旅游、城市功能为一体的科技型、文化型、生态型经济增长中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