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冯海宁:地方“三季报”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

冯海宁:地方“三季报”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

2012-10-25 来源:每经网 责任编辑:张建华 阅读:1161
0 230

    尽管从季度看GDP增幅呈下降态势,但9月份部分数据传递出积极信号,比如,9月PMI为49.8%,比8月回升0.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后首次回升;9月出口1863.5亿美元,增长9.9%,单月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这两项数据显示出经济复苏迹象。

    再从近日披露的18个省份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总体而言比预想的要乐观。一方面,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等,经过短暂的阵痛之后,在“稳增长”、稳出口等政策刺激下,经济率先回暖。以广东为例,前三季度GDP增长7.9%,比一季度回升0.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发达省份经济之所以回暖较快,既是因为“稳增长”政策带动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也是因为稳出口政策让外贸形势向好,另外还与各种倒逼机制发挥的积极作用有关。譬如,国内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外贸订单对高端产品需求增多,低端产品竞争优势不断丧失,倒逼着部分企业转型升级,企业与地方均受益。

    发达省份经济回暖,对中国经济而言具有多重意义。发达省份一般出口依存度较高,出口回暖,能让其他省份出口型企业认识到外贸需求变化、订单变化,从而调整策略或转型升级,以适应国外市场。此外,发达省份的民营经济较发达,率先回暖能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和信心,也有利于就业。

    另一方面,中西部省份经济企稳,不仅不再拖中国经济的后腿,而且为经济回暖打下了基础。以四川为例,前三季度该省实现GDP同比增长12.8%,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云南省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2.6%,其中,第三季度增长14.1%。

    显然,中西部省份经济企稳主要是“稳增长”政策在发挥作用。尽管今年我国没有像2008年那样出台4万亿刺激政策,但地方出台的投资计划远不止4万亿,尽管目前对地方版投资计划质疑颇多,但当前经济复苏难免还要依靠投资。地方投资项目目前很多还未实施,一旦全面实施,中西部省份即将以经济增长来保障民生。

    鉴于地方“三季报”披露的经济数据向好,加上即将到来的西方节日以及中国元旦、春节等节日效应,可以预期,四季度经济数据继续向好,全年经济数据完全能够实现预定的7.5%的增长目标。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年经济增长很可能要高于7.5%。

    为保证四季度及以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可运用的手段仍然很多。比如,继续研究出口退税政策,让一些细分行业(如紧固件)合理享受政策优惠;再比如,进一步推进结构性减税以减轻企业负担,弱化政府投资为社会投资创造更大空间,以全方位的政策推进各类企业转型升级……

    不过,尽管部分数据为中国经济注入信心,但还要再接再厉,在保证经济量的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的质的增长。经济的合理增长,不仅关系到居民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竞争力。因此,还需要给中国经济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