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压力时代

压力时代

2006-07-16 来源:陶瓷周刊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1452
0 200
      本刊记者  范红权  “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巴士阿叔陈乙东这样说。4月27日深夜,这个长期失业的中年男在香港某辆巴士上以“九品芝麻官”包龙星的功力舌绽莲花,在长达六分钟的时间内向某四眼仔连续发飙因而一骂成名。成名后的阿叔经济状况迅速好转,好到足以拿着钱北上寻欢了,这说明成名后他老人家的压力的确减轻了不少。 
  
      巴士阿叔的压力小了,可央视名嘴黄健翔的压力却大了。这个集离婚、绯闻、新生代解说员强势崛起、德国超负荷工作等压力于一身的中年男,在世界杯意大利对决澳大利亚的补时阶段突然癫狂,其极具倾向性的解说引来轩然大波,事件的轰动性甚至超过了乏味的比赛本身。唉,都是压力惹的祸! 
    
      做人有压力,做企业更是压力重重。进入2006年,对于陶瓷行业来说,诸多利空消息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接踵而来,弄得大伙都有点麻木了。而死亡的气息第一次无比清晰地聚拢过来。压力面前,企业不论大小都开始八仙过海,寻求突围之道。具体表现在大伙儿都有赚快钱的迹象了。日前参加一研讨会,当主持人提出如何看待当下跟风模仿的不良现象时,某小企业主振振有词:我不认为这是不良现象,作为小企业一没资金二没研发实力,不模仿就生存不下去!应该说站在企业角度上,不能认为他说错了。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模仿是个必经的阶段。但你不能一模仿就上瘾,就死抱着不松手了。倘若你只想赚点奶粉钱那没得说,但若想做大做强,老这样就不对了。再说了,如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越来越大了,模仿上瘾后往往会出现是菜都往篮子里捡,到时难保不会被别人拉着见官。 
  
      小企业重模仿,大企业重创新。但这创新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是仅仅换汤不换药,值得怀疑。眼下,大型陶瓷厂新品迭出,上市迅速明显加快,一业内人士撰文指出其中隐含泡沫危机。他认为:“很多产品只是变换了形式和名称,与研发创新无关。”他同时指出,企业如此急功近利,原因是害怕代理商怀疑其研发实力,即而影响销售。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还有个重要原因没有提及。很多大企业争着制造新品迭出的假象,更多的是想和那些一味模仿抄袭的企业拉开距离,当大伙儿像蝗虫一样跟过来开始模仿,即而满大街出售大打价格战时,回头一看,人家大企业“轻舟已过万重山”。当然,这只是很多大企业的美好想象。实际情况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有几家又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性、连续性的创新?创新力度不够,又想拉开差距,就只有换身衣服,制造新品迭出的假象了。说到底,还是模仿惹的祸。而模仿的背后则是重重的压力在贴身紧逼。 
   
      压力时代,如何恪守法律和道德,模仿而不抄袭,跟风而不过度,是小企业需要用心拿捏的问题;而不那么急功近利赚快钱,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搞好系统性的创新,按产品周期和市场规律推出新品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则是大企业需要认真考虑的课题。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