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连日来,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中国代表团频传喜讯。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奥运会结束的一至两个月内,国内各大知名企业将“争抢”奥运冠军,再掀体育营销热潮。对于陶瓷卫浴企业,同样,这也是一个机会。
对于体育营销,陶瓷卫浴企业并不陌生,不是“新手”但也不是“强手”。目前,曾涉及或正涉及体育营销的陶瓷卫浴企业不下百家,然而真正能被消费者记住的,寥寥无几,无非是嘉俊陶瓷曾赞助广州恒大足球队,马可波罗陶瓷曾冠名CBA东莞新世纪球队,益高卫浴与中国国家游泳队达成战略合作,美陶磁砖与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达成战略性合作,等等。更多的企业在体育营销上“独掷千金”、“昙花一现”后,就“归于沉寂”,抑或是“默默无闻”。
由此看来,在奥运会中国健儿归来之前,在陶瓷卫浴企业“蠢蠢欲动”之前,给体育营销“降降温”、“泼泼冷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那么,陶瓷卫浴企业进行体育营销败笔到底在哪?
一是“缺点钱”。不能否认,体育营销很烧钱,但企业若是认为花点钱买下体育赛事的冠名权、赞助名义等,就是体育营销,那就大错特错。这点钱不能激活整个营销链条,亦是杯水车薪。
二是“没耐心”。无论你是请体育明星代言,抑或是冠名某个赛事,没有三年以上的积累与坚持,其结果只能是“高投入、低回报”,但多数企业都因此栽倒。
三是“没包装”。“人靠衣装马靠鞍”,企业进行体育营销应该尽可能地将公司战略、品牌价值、消费需求、公众形象、社会责任等通过这一营销手段展现出来,而不是单调地为了宣传品牌而宣传品牌。
四是“没宣传”。在当今社会,整合传播在任何营销手段中都很重要,体育营销也不例外。除了通过自身渠道渗透传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亦是必不可少。要知道,“酒香也怕巷子深”!
五是“好跟风”。体育营销抓准时机很重要,但什么是抓准时机,什么是盲目跟风,还需要企业好好自省。尤其是伦敦奥运会即将结束,企业的下一步该怎么走,更要谨而慎之。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